[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妇女脾虚湿盛型带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17991.8 | 申请日: | 2014-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6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恒波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K36/90;A61K36/896;A61P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苏雪雪 |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妇女 脾虚湿盛型 带下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组份的医疗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妇女脾虚湿盛型带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正常女子自青春期开始,阴道内即有少量白色或无色透明无臭的粘性液体,特别是在经期前后、月经中期及妊娠期量增多,以润泽阴户,防御外邪,此为生理性带下。如《沈氏女科辑要》引王孟英说:“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若带下量明显增多,或色、质、气味异常,即为带下病。《女科证治约旨》说:“若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酝酿成病,致带脉纵弛,不能约束诸脉经,于是阴中有物,淋漓下降,绵绵不断,即所谓带下也。
清著名妇科中医经典著作《傅青主女科》认为,带下病主要是带脉受伤害,原因是脾气虚弱,肝气郁积,湿气侵入及热气急逼所引起,因而认为带下病大多是湿证,是湿热侵入胞宫、阴器,累及任脉和带脉,使任脉失固,带脉失约而导致妇女发病。
傅氏认为,带脉受伤是带下的主要成因。即“带下俱是湿证。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带脉者,所以约束胞胎之系也。带脉无力,则难以提系,必然胎胞不固。”何以使带脉受伤呢?概为外因“带脉之伤,非独跌闪挫气已也,或行房而放纵,或饮酒而颠狂,虽无疼痛之苦,而有暗耗之害,则气不能化经水,而反变为带病矣”。内因“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安得不成带下之病哉!”前述阐明带下之病,非一朝一夕可患,而是因跌挫、房事纵容、狂饮、郁怒等,日渐损耗脾肾之气,以致脾虚湿盛,湿热下注,肾气不足,下元亏损,带脉失约,遂成带下。或因正虚湿毒之邪乘人,损伤带脉而引起。可谓分析简明,说理精当。
傅氏认为脾虚湿盛是带下的主要内在病机,“湿”是其主要病理产物,在病机分析上以“湿证”为主线展开论述。该书以带下的白、黄、青、黑、赤五色将带下分辨为五证(青黑两带较少见).其持点是直观反映客观,辨析详细深入,说理有据,充分融会了中医的脏象学说,气机学说与经络学说。如将带下五证病机分别归纳为“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夫青带乃肝经之湿热”,“夫黄带乃任脉之湿热也”,“夫黑带者,乃火热之极也”,“夫赤带亦湿病火热故也”,从而应证了“带下俱是湿证”的观点。书中将带下各证的虚与实,湿之轻重,气郁,热扰,火结等程度及在脏在经均予分述,在临床辨证上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脾虚湿盛型带下指主要是脏腑功能失常,湿从内生;或下阴直接感染湿毒虫邪,致使湿邪损伤任带,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带浊下注胞中,流溢于阴窍,发为带下病。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气、绵绵不断,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精神疲倦、纳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缓。
带下病在妇科并不是占着很重要的疾患,但却是很普遍很棘手、很难缠的疾病,每位妇女几乎曾经被困扰过。带下病的根治并不虚实之分。临床以实证较多,尤其合并阴痒者更为多见。一般带下量多、色白,质清无臭者,属虚;带下量多,色、质异常有臭者,属实。该病的治疗以祛湿为主。脾虚者,健脾益气,升阳除湿;肾虚者,补肾固涩,佐以健脾除湿;湿热者,清热利湿;湿毒者,清热解毒利湿;感虫阴痒蚀烂者,必须配合阴道冲洗和纳药等外治法
脾为中州后天之本,喜燥恶湿。如因饮食不节,劳作失度,或思虑抑郁致土衰木郁,水谷精微失于健运,停聚而成水湿之邪下流肝肾,浸及冲任致带脉失其约束遂成本病。传统中医概以五脏内因辨证论治;而西医概以菌病,发炎着手。由于带下病的患者,常常是菌病发炎、伴以五脏内因体虚而致病。所以治疗时应着重消炎杀菌中兼以补虚固本,以期标本兼治,否则易导致带下病不孕的发生。目前最好的治疗方式是采用中医调理治疗的方法。中医治疗可以有效的解决了疾病的表面症状,又能够彻底的解决致病的根本因素。患者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选择物理疗法。但是,患者要注意千万不能随便用药,要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对于物理疗法,也有限度,不能过度,过度反而不利于病情,有损患者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而西医概以菌病,发炎着手。由于带下病的患者,常常是菌病发炎、伴以五脏内因体虚而致病。带下病的根治并不难,传统中医概以五脏内因辨证论治;所以治疗时应着重消炎杀菌中兼以补虚固本,以期标本兼治,否则易导致带下病不孕的发生。但是,中医讲究对症下药,个体差异明显,因人而异。本发明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采用现代加工方法精心研制而成。本发明对原料药品的各有效成分科学配伍,能直达病灶,且见效快、副作用小、抑菌性强的制剂,能有效解除患者的痛苦,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恒波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恒波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79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