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非特异性膀胱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17831.3 | 申请日: | 2014-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7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 发明(设计)人: | 于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晓红 |
| 主分类号: | A61K36/74 | 分类号: | A61K36/74;A61P13/1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王希刚 |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非特 异性 膀胱炎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非特异性膀胱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膀胱炎是发生在膀胱的炎症,主要由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菌感染引起,还有其它特殊类型的膀胱炎。特异性感染指膀胱结核而言。非特异性膀胱炎系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其临床表现有急性与慢性两种。前者发病突然,排尿时有烧灼感,并在尿道区有疼痛。有时有尿急和严重的尿频。女性常见。终末血尿常见,严重时有肉眼血尿和血块排出。慢性膀胱炎的症状与急性膀胱炎相似,但无高热,症状可持续数周或间歇性发作,使病者乏力、消瘦,出现腰腹部及膀胱会阴区不舒适或隐痛。西医多采取抗菌治疗,往往效果不佳且有一定副作用。
常见的非特异性膀胱炎系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多数是通过经尿道的逆行感染所致。因女性尿道短,并与阴道临近,更易发生膀胱炎。膀胱本身存在病变,如有膀胱结石、异物和留置导尿管时,或存在尿路梗阻及排尿障碍时更易发生非特异性膀胱炎。
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膀胱炎和慢性膀胱炎。
急性膀胱炎:常突然起病,排尿时尿道有烧灼痛,尿频,往往伴尿急,严重时类似尿失禁,尿频尿急常特别明显,每小时可达5~6次以上,每次尿量不多,甚至只有几滴,排尿终末可有下腹部疼痛。尿液混浊,有时出现血尿,常在终末期明显。耻骨上膀胱区有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见轻度腰痛。炎症病变局限于膀胱粘膜时,常无发热及血中白细胞增多,全身症状轻微,部分病人有疲乏感。女性新婚后发生急性膀胱炎称为蜜月膀胱炎。急性膀胱炎病程较短,如及时治疗,症状多在1周左右消失。
慢性膀胱炎:尿频、尿急、尿痛症状长期存在,且反复发作,但不如急性期严重,尿中有少量或中量脓细胞、红细胞。膀胱炎如果及时治疗的话,症状是会很快消失的,这时候患者不要掉以轻心,要坚持治疗,在医生通过检查确认膀胱炎已经治愈再停下来,不要因此而让膀胱炎转化成慢性。
中医认为膀胱炎属于热淋范畴。病机为湿热毒邪客于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盖火性急治疗质量故溲频而急;湿热壅盛,气机失宣,故尿难涩;湿热蕴蒸,灼热刺痛,故尿黄赤。尿路感染是以尿液内有大量细菌繁殖,引起尿路炎症,并以尿频、尿急、尿痛、尿路刺激症状等为临床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疗效确切和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非特异性膀胱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非特异性膀胱炎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心叶忽布,皱叶子,圆节山蚂蝗,野酒花,猪鬃刚,广防己,大树三台,丁香蓼,黑龙丝,大发表,点腺过路黄,金腰子,花叶九节木,粪箕笃和伤寒头。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心叶忽布20~35份,皱叶子15~30份,圆节山蚂蝗20~30份,野酒花20~35份,猪鬃刚15~25份,广防己10~25份,大树三台15~25份,丁香蓼15~20份,黑龙丝25~35份,大发表10~20份,点腺过路黄10~25份,金腰子20~30份,花叶九节木15~25份,粪箕笃20~30份和伤寒头15~25份。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如下:心叶忽布20~30份,皱叶子15~25份,圆节山蚂蝗20~25份,野酒花25~30份,猪鬃刚10~20份,广防己10~20份,大树三台15~20份,丁香蓼18~20份,黑龙丝25~30份,大发表15~20份,点腺过路黄10~20份,金腰子25~30份,花叶九节木20~25份,粪箕笃25~30份和伤寒头15~20份。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如下:心叶忽布28份,皱叶子15份,圆节山蚂蝗22份,野酒花28份,猪鬃刚12份,广防己15份,大树三台20份,丁香蓼18份,黑龙丝30份,大发表20份,点腺过路黄15份,金腰子26份,花叶九节木21份,粪箕笃30份和伤寒头20份。
其中,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散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晓红,未经于晓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78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