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自由曲面面型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6939.0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6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俭;谭久彬;王红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自由 曲面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测量自由曲面面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致发光膜照明部分(8)和光学成像测量部分(9);
所述的电致发光膜照明部分(8)由待测样品(1)、镀在样品(1)表面的电致发光薄膜(2)和微电极(3)组成;
所述的光学成像测量部分(9)沿收集光信号传播方向依次为物镜(4)、滤光片(5)、管镜(6)和CCD(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自由曲面面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致发光薄膜由厚度均匀的阴极层、发光层和透明阳极层组成,总厚度不超过4μm,发光层厚度不超过1μm,所述的发光层为有机物层,由电子传输层、单色有机发光层和空穴注入层组成,所述电致发光膜由平行的电致发光条组成,相邻两个电致发光条之间有无镀膜的、宽度小于5nm的微小空白区域,每个电致发光条两端均有微电极(3),阴极层与微电极(3)负极相连,透明阳极层与微电极(3)正极相连。
3.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自由曲面面型的装置上实现的测量自由曲面面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待测样品(1)表面生成电致发光薄膜(2),所述的电致发光薄膜由厚度均匀的阴极层、发光层和透明阳极层组成,总厚度不超过4μm,发光层厚度不超过1μm,所述的发光层为有机物层,由电子传输层、单色有机发光层和空穴注入层组成,所述电致发光膜由平行的电致发光条组成,相邻两个电致发光条之间有无镀膜的、宽度小于5nm的微小空白区域,每个电致发光条两端均有微电极(3),阴极层与微电极(3)负极相连,透明阳极层与微电极(3)正极相连;
第二步,调节物镜(4)与待测样品(1)之间的距离,使待测样品(1)表面某层结构的像面与CCD感光元件像面重合,设置物镜(4)总运动行程a,物镜(4)步进距离b,令变量i等于0;
第三步,令物镜(4)沿轴向运动一个距离b;
第四步,从左到右方向,给位于奇数位置的电致发光条的微电极(3)通电,使对应的电致发光条发光,完成待测样品(1)表面一部分电致发光膜的发光工作,拍摄此层样品(1)的图像,获取该层结构的奇数区域二维数据Dxym;
第五步,从左到右方向,给位于偶数位置的电致发光条的微电极(3)通电,使对应的电致发光条发光,完成待测样品(1)表面另一部分电致发光膜的发光工作,拍摄此层样品(1)的图像,获取该层结构的奇数区域二维数据Dxyn;
第六步,将Dxym和Dxyn按照奇数区域和偶数区域组合成二维数据Dxyi,令变量i加1;
第七步,判断i×b是否大于或等于a,如果是则进入第八步,否则重复第三步到第六步;
第八步,将所有轴向位置测量所得的二维数据Dxyi组成三维矩阵,对于每个像素点xy沿z抽取一维数组,找到该数组中最大值点,并记录该最大值所对应的轴向位置;
第九步,所有xy像素所记录的轴向位置及xy像素对应的位置组合,从而重构出样品(1)表面面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测量自由曲面面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十步,清洗掉待测样品(1)表面电致发光薄膜(2)和微电极(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69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