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滑自动门的把手及该平滑自动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16367.6 | 申请日: | 2014-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9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石建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凯必盛自动门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E05F15/7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陈舒维;宋志强 |
| 地址: | 1022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滑 自动门 把手 | ||
1.一种平滑自动门的把手,其特征在于,该把手包括:
第一导电体(21)和第二导电体(22);其中,第一导电体(21)和第二导电体(22)均装设于门扇竖框(10)的侧面(11),并且,第一导电体(21)和第二导电体(22)均与门扇竖框(10)绝缘,以及,第二导电体(22)在远离门扇竖框(10)的方向(Y+)上与第一导电体(21)分离;
弹性支撑部(30);其中,弹性支撑体(30)装设于门扇竖框(10)的侧面(11),并且,弹性支撑部(30)在远离门扇竖框(10)的方向(Y+)上延伸,以及,弹性支撑部(30)还具有通过弯曲变形朝向第二导电体(22)偏移的弹性自由度(f);
把手外壳(40);其中,把手外壳(40)覆盖弹性支撑部(30),并且,把手外壳(40)具有可随弹性支撑部(30)的偏移而压迫第二导电体(22)接触第一导电体(21)的按压部(41);
以及,无线发射器(51)和编码电路(52),其中,无线发射器(51)通过编码电路(52)与第一导电体(21)和第二导电体(22)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体(21)和第二导电体(22)通过绝缘体(23)装设于门扇竖框(10)的侧面(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体(21)固定于绝缘体(23)的一端(23a);第二导电体(22)的一部分(22a)固定于绝缘体(23)的另一端(23b),第二导电体(22)的另一部分(22b)在远离门扇竖框(10)的方向(Y+)上弹性翘起、并与第一导电体(21)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绝缘体(23)的前述另一端(23b)形成有插槽(23c),第二导电体(22)的前述一部分(22a)插入在绝缘体(23)的插槽(23c)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弹性支撑部(30)具有固定端(30a)、自由端(30b)、以及连接在固定端(30a)与自由端(30b)之间的弹性本体(30c),其中:
固定端(30a)固定于门扇竖框(10)的侧面(11);
弹性本体(30c)在远离门扇竖框(10)的方向(Y+)上从固定端(30a)延伸;
自由端(30b)被弹性本体(30c)支撑、并具有向第二导电体(22)偏移的弹性自由度(f)。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弹性支撑部(30a)的固定端(30a)形成有相对于弹性本体(30c)的折弯,并且,折弯的固定端(30a)贴附在门扇竖框(10)的侧面(11)、并通过螺钉(61)固定于门扇竖框(10)的侧面(1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把手外壳(40)具有端部(40b)、底部(40a)、以及连接在端部(40b)与底部(40a)之间的刚性壳体(40c),其中:
端部(40b)与弹性支撑部(30)的自由端(30b)固定连接;
刚性壳体(40c)在靠近门扇竖框(10)的方向(Y-)上延伸从端部(40b)延伸;
底部(40a)通过刚性壳体(40c)被悬置,并在靠近第二导电体(22)的一侧形成有前述的按压部(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把手外壳(40)的端部(40b)形成有供弹性支撑部(30)的自由端(30b)插入的插槽(40d)、并通过穿入插槽(40d)内的螺钉(63)与弹性支撑部(30)的自由端(30b)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把手外壳(40)的端部(40b)的外表面被形成为凹凸棱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门扇竖框(10)的侧面(11)具有型腔(C),其中,第一导电体(21)和第二导电体(22)以及弹性支撑部(30)的固定端(30a)均容纳在型腔(C)内,并且,把手外壳(40)的刚性壳体(40c)遮挡型腔(C)的开口、并将把手外壳(40)的底部(40a)悬置在型腔(C)的开口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按压部(41)的外表面覆有绝缘层(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凯必盛自动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凯必盛自动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63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码锁面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立体车库的存取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