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脑瘤术后脑脊液漏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16212.2 | 申请日: | 2014-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8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强;杨美霞;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传强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K9/08;A61P35/00;A61P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脑瘤 术后 脑脊液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脑瘤术后脑脊液漏的中药制剂,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脑瘤术后脑脊液漏是脑瘤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而且容易引发颅内感染,一旦发生感染,控制很不容易,严重的会时会加重病情。造成脑脊液漏的原因主要有1、手术缝合不严密,引流管放置时间长,引流管长期压迫局部组织致使局部组织坏死,加之手术后持续长时间的颅内高压,局部皮肤张力大,容易出现切口漏;2、颅内压升高,术后咳嗽、喷嚏、呕吐、擤鼻等动作可使颅内压升高,脑脊液从蛛网膜下腔进入先前尚未知的颞骨气房,形成脑脊液漏;3、多次手术或放疗影响,多次手术或放疗后皮肤血运差、贫血、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会影响手术后硬脑膜的修复和切口的愈合,增加了脑脊液漏的发生率。
目前临床上对脑脊液漏主要受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是通过非手术治疗,但是如果持续3-4周以上还有脑脊液漏现象的话一般会考虑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是采用抬高头部,使脑组织沉落在漏孔处,以利贴附愈合,以及投入减少脑脊液分泌的药物以减少脑脊液的渗出。手术则一般是进行修补手术,这些治疗手段治疗疗程长,对病人的身体伤害大,有些患者甚至面临二次手术,患者身体和心里上都备受煎熬,也给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脑瘤术后脑脊液漏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对于脑瘤术后脑脊液漏具有治疗效果明显,价格低廉,副作用小,治疗时间短的特点。
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根据该病症的发展规律,以及中药的配伍原则,并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反复探索总结出一种治疗脑瘤术后脑脊液漏的中药制剂的新配方。本发明具有治疗效果明显,价格低廉,副作用小,治疗时间短的特点。
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
其中: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Hsiao 或膜荚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性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敛汗、利水消肿、托疮排脓、通调水道。在《本草汇言》中有记载:“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故阳虚之人,自汗频来,乃表虚而腠理不密也,黄芪可以实卫而敛汗;伤寒之证,行发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虚而正气内乏也,黄芪可以济津以助汗;贼风之疴,偏中血脉而手足不随者,黄芪可以荣筋骨;痈疡之证,脓血内溃,阳气虚而不敛者,黄芪可以生肌肉,又阴疮不能起发,阳气虚而不愈者,黄芪可以生肌肉。”本品在体外对志贺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 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素花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var. modesta (Nannf.) L. T. Shen或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干燥根。性味:甘、平。归脾、肺经。功效:补益脾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本草从新》记载:“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党参中的酸性粘多糖具有抗凝、能降低血脂和降低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并且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陈旧性心肌梗塞和脑血栓恢复期有所改善,具有清血,的作用。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白术和茯苓配合使用,健脾渗湿以资化生之源,助党参益气补脾。白术既能补气健脾,又能燥湿利水,为健脾燥湿的要药。白术甘温补中,能补气健脾,还可固表止汗,和黄芪、太子参配伍,共奏补脾肺之功。同治虚劳,劳倦乏力者。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s (Schw.) Wolf 的干燥菌核。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本品甘补淡渗,既补又利,作用和缓,性平而无寒热之偏,为利水渗湿之要药。治疗水湿内行的水肿时,常配泽泻、猪苓。茯苓煎剂有明显镇静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传强,未经张传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6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