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回注水处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615024.8 | 申请日: | 2014-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5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清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安志优水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46 | 分类号: | C02F1/46;C02F1/467;C02F1/463;C02F1/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注水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回注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回注水中的乳化油、COD、SS和细菌进行处理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多数油田均通过加注回注水的方式将地层内石油挤出,再通过油水分离来获得原油。
对于油水分离,目前多采用简单物理沉降分层,然后对上层水加药处理,处理后的水回注入地下。
这种处理方法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随着油田含油量的逐年降低,要取得等量原油,需抽取的油田水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处理药剂使用量的逐年增加,大幅度增加了药剂费用,提高了原油开采的成本,并且效率低下;
二、大量药剂残留水中,并回注地下,对地下水形成了二次污染,长此以往,将对地下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修复性的破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油田回注水处理方法中因大幅度增加药剂,提高了原油开采成本及回注水中大量药剂残留,造成地下水的二次污染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油田回注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利用电解原理来进行水处理,从而实现不用药剂破乳即可实现油水分离,同时又可降低COD,清除SS,同时又能杀菌、消毒,没有二次污染,另本装置效率高、成本低、见效快、操作简便、运行费用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田回注水处理装置,包括电解液反应器,电解液反应器一侧侧壁上设置有液体进口,另一侧侧壁上设置有液体出口,电解液反应器内部液体出口与液体进口之间设置有石墨板材质的阳极及钛金板材质的阴极,阴极与阳极呈平行排列。
作为优选,所述的液体进口及液体出口至少两个。
作为优选,所述的阳极及阴极中的其中一个为至少两个,并且阳极或阴极的其中一个为奇数个,所述阴极及阳极呈交叉平行排列。
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柜,所述阳极与阴极与控制柜内的电源正负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多组阳极及阴极增加油水分离的次数,通过将阳极与阴极进行规则的排列,显著的增加了油水分离的效果及效率;本新型利用两种不同的电解板材组合(石墨和钛金)使电化学反应速率发生数量级上的变化、利用两种电解板材的不同的功能—石墨板有破乳、降低COD的功能;钛金板有杀菌、消毒、絮凝的功能,一次性解决回注水中的乳化油、COD、SS、细菌等问题,油田回注水通过本装置马上变成达到国家回注水标准的清洁水,同时设备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没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为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一种油田回注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油田回注水处理装置,包括电解液反应器,电解液反应器一侧侧壁上设置有液体进口1,另一侧侧壁上设置有液体出口2,电解液反应器内部液体出口与液体进口之间设置有石墨板材质的阳极3及钛金板材质的阴极4,阴极4与阳极3呈平行排列。
作为优选,所述的液体进口1及液体出口2至少两个。
作为优选,所述的阳极3及阴极4中的其中一个为至少两个,并且阳3极或阴极4的其中一个为奇数个,所述阴极4及阳极3呈交叉平行排列。
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柜(未图示),所述阳极3与阴极4与控制柜内的电源正负极连接。
显而易见,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可以得到除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外的技术方案,因此任何在本发明基础上的简单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安志优水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安志优水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50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