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β-二酮加氢制备β-二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13608.1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1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璞;曾佳;谢伦嘉;马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31/20 | 分类号: | C07C31/20;C07C29/145;B01J23/755;B01J23/75;B01J23/89;B01J3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陈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氢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β-二酮加氢制备β-二醇的方法,属于醛酮催化加氢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作为Ziegler-Natta催化剂组分之一的内给电子体(指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加 入的第三组分)对催化剂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催化剂的立体定向性、反应活性及 分子量分布等均有重要的影响。β-二醇酯内给电子体是近年来聚丙烯催化剂领域研究的热点 问题之一。如:CN102432701、CN103012625,CN103012627、CN103012632、CN102399329、 CN103788262、CN103059170,CN103059172、CN103059174、CN103665205、CN03140566、 CN03124255、CN03109781、CN200510112692、CN200510112693、CN200510055518等。β- 二醇则是合成β-二醇酯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
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关β-二醇类化合物的制备多采用以下方法:一、以硼氢化钠和氢化 铝锂等为还原剂还原二酮类化合物,该方法在后续的产品分离过程中存在严重环境污染问题; 二、采用RaneyNi(WO2011131033A1;JournalofOrganicChemistry(1981),26,5427-5428.; BulletinoftheChemicalSocietyofJapan(1981),1,223-227.;Chemistry Letters(1979),9,1049-1050.;)和贵金属Ru络合催化剂(Organometallics(2013),32, 1075-1084.;JournalofMolecularCatalysisA:Chemical(2010),1-2,114-120.;Organometallics (2008),27,1119–1127.;Tetrahedron:Asymmetry(2004),15,2299–2306.;Journalof OrganometallicChemistry(2001),624,162–166.;Organometallics(2000),19,2450-2461.; Tetrahedron:Asymmetry(1997),24,4041-4045.;)在间歇反应器中通过加氢制得。该工艺存在 反应压力高,催化剂不易分离,操作条件苛刻等缺点。尤其是贵金属Ru络合催化剂制备困 难,收率低,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由β-二酮加氢制备β-二醇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固定床加 氢工艺并使用含铜负载型催化剂,对环境无污染,操作条件温和,适于连续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由β-二酮加氢制备β-二醇的方法,包括在加氢催化剂存在和固定床反应条件下 将β-二酮与氢气接触。其中,所述加氢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铜和载体。
具体地,所述采用固定床加氢工艺由β-二酮制备β-二醇的方法包括:
(1)反应前将加氢催化剂在还原气氛下进行还原预处理;
(2)待反应器和预热器温度达到一定的反应温度和压力后,经溶剂稀释后的反应物β-二 酮和氢气经预热器汽化混合后进入反应器反应,即可生成β-二醇。
在上述β-二醇的生产过程中,固定床加氢反应器由三段控温区组成,包括恒温区段和上 下填料段。加氢反应器内部装有套管进行实际反应温度的测定。催化剂装填在反应器恒温区 段,上下段均装填有一定形状的惰性填料。
在上述β-二醇的生产过程中,步骤(1)中所述的还原气氛为氢气或氢气与惰性气体(如氮 气、氩气)的混合气,所述还原气氛中氢气的体积百分数可以为10~100%。还原预处理的温 度为200~450℃,优选220~400℃。还原预处理的时间为3~30h,优选6~15h。
在上述β-二醇的生产过程中,步骤(2)中的反应温度为100~180℃,优选130~160℃。反 应压力为0.3~1MPa,优选0.5~0.7MPa。
根据本发明,步骤(2)中的β-二酮结构式为β-二醇结构式为其中R1和R2为C1~C5的烷基,可以为2,4-戊二酮(acac)、2,4-己二酮、2,4-庚二酮、3,5-庚二酮等,优选2,4-戊二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36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