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散热LED基板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13277.1 | 申请日: | 2014-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3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琦;黄强;刘晓;鲍量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青城超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H01L33/62;H01L33/64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 地址: | 332020 江西省九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led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散热LED基板的制造方法,属于LED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LED 是一种新型半导体固体光源,具有安全可靠性强、耗电量少、发光效率高、适用性强、稳定性好、响应时间短、颜色可变化、有利于环保等优点,其性能正不断完善,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等领域。
LED 虽然拥有众多优点,但是要使 LED 在市场上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 LED 散热便是其中问题之一。LED芯片在使用过程当中同样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尤其是 LED 为点状发光光源,所产生的热量集中在极小的区域内,若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有效的散发出去,会导致 PN 结的结温升高,从而加速芯片和封装树脂的老化,还可能导致焊点融化,使芯片失效,进而直接影响 LED 的使用寿命与发光效率,特别是大功率 LED,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更大,对散热技术要求更高,可以说 LED 散热问题直接关系到其发展前景,因此要提升 LED 产品的散热能力,关键还是在于寻找到一种可以加快 LED 散热的方法。
为了解决 LED 散热问题,目前已有不少技术方案,但是其基本原理基本差别不大。LED芯片的所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三种路径传递出去,这三种路径包括,向上辐射,向下传导和侧向传导。为了保证 LED 芯片向上的出光效率,一般选用硅胶来封装 LED 芯片,但其热阻很大,因此热量向上辐射的很少,所以,只有考虑另外两个路径来传导 LED 所产生的热量。相关理论及实验表明,LED 芯片所产生的热量在导热基板内主要是向下传导,而热量的横向传导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克服目前 LED 散热基板散热不好的缺点,一种高散热LED基板的制造方法,以制备散热快、导电性能好的LED基板,极大的提高了使用该LED基板做载体的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和产品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高散热LED基板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如下:
a. 原材料:选择耐热性能较高的有机树脂覆铜板,有机树脂覆铜板包括中间的树脂层和上下表面的厚度为12-36um的铜箔,优先选择玻璃态转化温度作为选择参数,树脂层玻璃态转化温度为140-270℃;
b. 开窗:对有机树脂覆铜板贴干膜,然后使用菲林对位,曝光机曝光,使有机树脂覆铜板上露出钻孔位置的铜面,然后过蚀刻线将表面铜面蚀刻掉,然后进行退膜处理,使有机树脂板覆铜板之表面干膜退去;
c. 激光钻孔:在有机树脂覆铜板上使用激光钻孔方法钻盲孔,盲孔沿有机树脂覆铜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有机树脂覆铜板的树脂层,孔内底面为有机树脂覆铜板的铜箔面;
d. 填孔电镀:对有机树脂覆铜板进行填孔电镀;通过填孔电镀及时使有机树脂覆铜板的盲孔内布满铜,行成圆形铜柱;
e. 整板电镀:对有机树脂覆铜板进行整板电镀,使有机树脂覆铜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镀铜,镀铜层与原有的铜箔分别形成上层铜箔、下层铜箔,其中,上层铜箔和下层铜箔通过铜柱相连;
f. 制作线路:在上层铜箔和下层铜箔上按照不同需求制作线路;
g. 阻焊和标示处理:在下层铜箔表面上印刷油墨,然后进行曝光、显影、固化,形成阻焊层,主要作用是阻焊及MARK标示;
h. 表面处理:在上层铜箔和下层铜箔的表面镀镍形成镍层,以及镀金或银形成贵金属层,保证固晶区和打线区良好的邦定性;
i. 切割:将半成品切割成客户所需的尺寸;
j. 清洗:在切割好的半成品进行清洗处理,喷砂处理使其表面干净,光亮;
k. 终检:将已经清洗的LED基板按照企业的检验规范检查,然后将LED基板按照不同厚度分类,此工艺完成后之成品即为高散热LED基板;
l. 包装:将成品高散热LED基板做真空包装,交成品仓保管。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c中,根据应用要求,盲孔的直径为0.10-4.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青城超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共青城超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32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