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验型电解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13213.1 | 申请日: | 2014-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3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颜文斌;胡亚莉;刘志晖;银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首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5C7/00 | 分类号: | C25C7/00;C25C7/06;C25C1/16;G09B23/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6000 湖南省湘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 电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型电解锌装置,尤其适合教学和科研使用。
背景技术
实验室电解锌装置是支持电解锌产业加工的重要元素,便于低成本先行开展系列工作,为电解锌生产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电解锌技术,有利于产生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良好的实验室电解锌设备是技术提升的有力支持。
目前,供教学和科研使用的实验型电解锌装置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以下缺陷限制了电解锌技术的发展,一是局部加补充液与局部液溢流排出没有良好的循环对流系统,使整个电解槽离子浓度分布不一致,从而影响电解,其次电解锌会产生大量热量,并且是电解锰产生热量的两倍以上,受物理规律影响电解槽液面表层温度很高,向下逐步降低,虽然生产中有冷却水循环冷却,但实验室很难做到这一点,并且由于表面温度较高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二是极板与正负极铜条之间的接触不好、电阻很大,导致发热严重,影响电解效率和设备正常使用。
因此,现有的实验型电解锌装置不能适应教学和科研生产的需要,存在诸多的缺点和不足,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极板与正负极铜条之间的接触良好、发热量小、间距精确可靠,离子浓度和温度分布均匀、散热通畅的实验型电解锌装置。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验型电解锌装置,包括正极铜条、阳极板铜条、负极铜条、阴极板铜条、阳极板和阴极板,其特征在于:极板与正负极铜条配合采用V型配合;电解槽内设有由动力头和管式轴流泵组成的风动轴流搅拌器;动力头包括筒体、风扇和扇叶,扇叶和风扇均位于筒体内,扇叶位于风扇下方,扇叶有倾角,可被风扇带动旋转;扇叶连接管式轴流泵的传动轴并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上有叶片并被轴套限制在管内,管壁上设有溢流口。
实验型电解锌装置可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材料制作,防腐、耐一定高温还便于观察。
极板可采用三阳极两阴极组合方式,极板与正负极铜条配合采用V型配合,操作简便也很容易保证极板之间较为精确的间距,并且V型配合方式,阴阳极铜条V型开口可以对极板铜条产生自动锁紧夹持作用,使导电接触非常可靠、接触电阻非常小,完全避免了极板与阴阳极铜条普通搭接存在的接触不良使发热严重,并且电流受影响后直接影响电解效率。
在本设计中采用风扇为动力,利用空气驱动管式轴流泵,可以适应狭小空间使用,也能很好实现液面上下层的对流与表面散热,有助于实现良好换热与传质。
动力头由筒体、风扇、扇叶共同组成,风扇可以高速旋转运行,扇叶倾角较大,适合被动较高效旋转,扇叶通过传动轴带动轴流叶片旋转,轴套对传动轴起支撑作用,便于传动轴灵活可靠转动,轴流叶片带倾角可以多层、多片设置,获得良好的轴流输送能力。
风扇通电就能实现管下口吸入液体向上流动,由上方溢流口溢出,实现液体上下层的对流循环,穿过扇叶的高速气流能实现对高温液面的风力气流散热,促进整个液相的浓度与温度的均匀一致,有利于实验操作;循环使电解槽内离子与温度趋向均匀一致,获取最佳电解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系统结构简洁合理、便于实施,极板与正负极V形搭接,便于实现极板准确定距,此搭接方式还具有自锁夹持特性,保证可靠接触,实现最佳导电;风动轴流搅拌器结构简洁、实用、可靠、成本低使用灵活,适合液相内部的底层与表层实现对流循环,也适合低扬程强制对流循环,还适合狭小空间内同时实现搅拌与液表面风扇高效散热;风动轴流搅拌器靠风扇驱动,低成本利用气流同时巧妙实现机构的传动与减速,安全可靠性特别好,即使搅拌卡死也没有任何设备损坏隐患。
本装置同时实现了电解风力强制散热降温和风动力轴流泵液循环,保证电解槽内离子浓度均匀一致,尤其适合教学与科研使用,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风动轴流搅拌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风动轴流搅拌器动力头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正负极铜条与极板铜条的对应关系图。
图7是正负极铜条与极板铜条的装配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首大学,未经吉首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32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