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悬架控制臂装配线自动控制和质量追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12423.9 | 申请日: | 2014-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0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许黎明;裴景玉;蒋振辉;梁庆华;王嗣阳;赖小平;夏复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徐红银;郭国中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悬架 控制 装配线 自动控制 质量 追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的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悬架控制臂装配线自动控制和质量追溯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控制臂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部件,能通过球铰或者衬套把车轮和车身弹性地连接在一起,传递横向和纵向的载荷,控制车轮与车身的相对运动,对汽车的行驶和操纵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控制臂焊接总成的装配包括前衬套、后衬套、球头及铆钉的压装,装配质量直接影响其刚度、强度和使用寿命,是一个很重要的生产环节。目前对于控制臂的装配都是通过人工手动控制压机分步操作完成,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对于控制臂装配的质量无法进行追溯,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专利号CN201220472841.9)介绍了一种管加工装配线控制系统,主要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共有十个电气控制站及八个机器人控制站,十个电气控制站之间均通过以太网(PROFINET)进行通讯;整条生产线的电气系统采用集中控制模式,设有一台集中控制主站进行控制;管加工装配线控制系统具有夹具防错功能。此专利采用集中控制,针对的是管加工,不适应控制臂装配的工况,且不具备质量追溯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悬架控制臂装配线自动控制和质量追溯系统,通过系统各个模块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控制臂装配高效、准确地自动控制,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且装配时会记录存储压装过程信息,具有质量追溯功能。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悬架控制臂装配线自动控制和质量追溯系统,包括线体控制模块、钢印识别控制模块、前衬套压机控制和质量追溯模块、后衬套压机控制和质量追溯模块、铆压机和下料线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的线体控制模块控制线体(装配线中负责传送控制臂的部分)的动作,并作为主控模块与钢印识别控制模块、前衬套压机控制和质量追溯模块、后衬套压机控制和质量追溯模块、铆压机和下料线控制模块通过现场总线的方式进行信息交互,所述信息包括线体到位信号、钢印码信息、钢印码扫描完成信号、前衬套压装完成信号、后衬套压装完成信号、铆压完成信号;
所述的钢印识别控制模块负责控制臂钢印码的识别,在收到线体控制模块发出的线体到位信号后,通过两个传感器识别控制臂的位置并相应地移动扫描装置,并将得到的控制臂钢印码信息传递到线体控制模块;
所述的前衬套压机控制和质量追溯模块负责前衬套压装的自动控制和质量追溯,压装过程中与线体控制模块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的后衬套压机控制和质量追溯模块负责后衬套压装的自动控制和质量追溯,压装过程中与线体控制模块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的铆压机和下料线控制模块负责铆压机及下料线的控制,铆压过程中铆压机与线体控制模块进行信息交互。
优选地,所述的线体控制模块包括手动控制子模块、整线自动子模块、整线清线子模块,其中:操作人员通过手动控制子模块手动控制线体的动作,包括线体推进缸的进退、线体定位缸的升降;整线自动子模块通过程序自动控制线体动作,且该子模块与钢印识别控制模块、前衬套压机控制和质量追溯模块、后衬套压机控制和质量追溯模块、铆压机和下料线控制模块通过现场总线进行通信,交互线体到位信号、控制臂钢印码信息,相互协调配合完成控制臂的压装;整线清线子模块用于线体清线模式,功能与整线自动子模块相同。
优选地,所述的钢印识别控制模块包括钢印位置识别子模块、钢印码识别子模块,其中:钢印码位置识别子模块在收到线体控制模块发出的线体到位信号后,通过传感器判断当前需要扫描钢印码的控制臂是左臂还是右臂,控制扫描装置移动到相应位置,移动完成后发送完成信号给钢印码识别子模块;钢印码识别子模块收到钢印位置识别子模块发出的完成信号后,控制CCD相机拍照并进行钢印码的识别,识别得到的钢印码信息传送到线体控制模块,并发出识别完成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24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罐车压力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纺织多品种纱线的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