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重绝缘保护的单头电加热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1737.7 | 申请日: | 201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8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凤;于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佐帕斯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2 | 分类号: | H05B3/42;H05B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重 绝缘 保护 单头电加 热管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热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重绝缘保护的单头电加热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电热设备上的电热元件种类很多,尤其是电加热管,与本发明相关的一款产品普遍存在以下缺点如附图1所示:
1、该结构的产品先组装后缩径,在缩径过程中容易导致尾部敏感部件温控器(22)和熔断器(5)外力受损而失效,所以需要使用保护温控器(22)和熔断器(5)的保护盒(25);保护部件占空间较大,导致有效发热面积缩小,同时受保护部件温度限制,产品最大可承载功率密度下降。
2、由于电阻丝(10)与电阻丝(18)之间靠加入的氧化镁粉8来隔绝,在灌装与缩径过程中,容易产生电阻丝(10)与电阻丝(18)缠绕在一起的情况,造成短路或断丝,尤其对于电阻丝直径较小的产品,报废率甚高。
3、该结构需要固定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并保持电阻丝居中度的辅助部件较多,如保中环(12)、内塞子(14)、保中件(20)、固定环(23)、镁粉干(24)等,同时对辅助部件的尺寸公差精度要求较高,这样不仅由于工艺繁复,不易控制,容易导致报废,还会导致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节约成本、延长使用寿命、增加热效率的双重绝缘保护的单头电加热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双重绝缘保护的单头电加热管,结构包括外管、内组装件;其中内组装件包括两组内管组件、端子、内套管、外套管、熔断器及温控器;每组内管组件包括内管、一根上引出棒、一根下引出棒、一根电阻丝、两个内塞子及氧化镁粉。所述的上引出棒、下引出棒分别连接于电阻丝两端,连接好的上引出棒、电阻丝、下引出棒插入于内管内,内管与上引出棒、电阻丝、下引出棒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填充,两端由内塞子密封,以上结构构成内管组件;由保中件和保中环将两组内管组件固定;所述熔断器的两端分别连有端子,且该熔断器和两个端子插入于内套管内,其中一个端子与第一组内管组件的下引出棒相连;另一个端子与温控器一端相连,该温控器的另一端与第二组内管组件的下引出棒相连;将外套管套在保中件上,以上结构构成内组装件;将内组装件插入外管内,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填充,尾部用底帽密封,头部用外塞子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的保中环、保中件的形状为叶片状。
这种双重绝缘保护的单头电加热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上引出棒、下引出棒分别连接于电阻丝两端,连接好的上引出棒、电阻丝、下引出棒插入于内管内,内管与上引出棒、电阻丝、下引出棒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填充,两端由内塞子密封,第一组内管组件制备完成;
2、同上方法,上引出棒、下引出棒分别连接于电阻丝两端,连接好的上引出棒、电阻丝、下引出棒插入于内管内,内管与上引出棒、电阻丝、下引出棒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填充,两端由内塞子密封,第二组内管组件制备完成;
3、将以上两组制备完成的内管组件压制成半圆形,压制的时候要保证内管组件两边小中间大;
4、由保中件和保中环将两组压制成半圆形的内管组件固定;
5、熔断器的两端分别连接端子A和端子B,且该熔断器、端子A和端子B插入于内套管内,端子A与温控器一端相连,温控器的另一端与端子C相连;
6、第一组内管组件的下引出棒与端子B相连,第二组内管组件的下引出棒与端子C相连;
7、将外套管套在保中件上;
8、将底帽固定于外管尾端,并对该端缩径,将上述制备完成的内组装件插入外管内,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填充,头部用外塞子密封;
9、通过将保中环、保中件设计呈叶片状,氧化镁粉可直接灌入至电加热管的尾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每根电阻丝都是单独套入一根内管内进行单独灌装,对电阻丝起到了保护作用,解决了两根电阻丝缠绕在一起的问题;
2、由于内管组件单独灌装,不需要考虑振幅过大而导致电阻丝缠绕在一起的问题,可以根据需要调高灌装时的振幅,增大了灌装氧化镁粉的密度,同时对每组内管组件进行压制,增大了氧化镁粉密度,提高了绝缘性能和热传导能力,增加了热效率,同时延长了加热器的使用寿命,增高了产品的耐温等级;
3、通过对尾部温控器和熔断器保护结构的改造,缩减了保护部件占据的空间,增大了有效发热面积,同时减小了保护部件温度限制,产品最大可承载功率密度增大,既节约了成本,也增加了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电加热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佐帕斯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佐帕斯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17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火线控制智能开关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分布式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