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1415.2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1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吴丹;魏琴;庞雪辉;胡丽华;范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化学 适配体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dCu@MWCNTs纳米粒子构建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其制备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在测定腺苷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腺苷是一种遍布人体细胞的内源性核苷,可直接进入心肌经磷酸化生成腺苷酸,参与心肌能量代谢,同时还参与扩张冠脉血管,增加血流量。腺苷对心血管系统和肌体的许多其它系统及组织均有生理作用。因此,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的腺苷的测定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测定腺苷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电渗毛细管电泳法和流动注射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在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
核酸适配体具有易合成、稳定性好等优点,可方便地在其特定位置用氧化还原试剂、纳米粒子、荧光、酶或生物素分子等功能团加以标记,并可长期贮存和在常温下运输,所以在分析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了研究者特别的厚爱,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识别元件,它的出现使抗原抗体的反应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大弥补了现有抗体的不足,也为传统免疫传感器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因此近年来基于核酸适配体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受到了极大关注。
石墨烯具有极好的结晶性和非凡的电子学、热力学和力学性能,因此是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在石墨烯的研究和应用中,为了充分发挥其优良性质,必须对石墨烯进行功能化。也就是在保持石墨烯材料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材料进行性能改性和优化,合成了生物相容性优异的金掺杂的石墨烯,从而达到更好固定修饰材料的目的。
本发明将金掺杂的石墨烯和硫堇溶液滴涂到玻碳电极表面用于固定捕获探针,PdCu@MWCNTs用于固载腺苷适配体,利用腺苷和其适配体链的特异性识别制备了检测腺苷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以硫堇(TH)作为电子媒介体,通过葡萄糖氧化酶(GOX)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双酶实现双重信号的放大。测试结果显示,上述方法制备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高,基于上述发现,发明人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所述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包括: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所述工作电极的基底电极为玻碳电极,其表面依次修饰金掺杂的石墨烯、硫堇、捕获探针、PdCu@MWCNTs/HRP/GOX/腺苷适配体溶液、不同浓度的腺苷。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制备的传感器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在测定腺苷中的用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包括: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所述工作电极的基底电极为玻碳电极,其表面依次修饰金掺杂的石墨烯、硫堇、捕获探针、PdCu@MWCNTs/HRP/GOX/腺苷适配体溶液、不同浓度的腺苷。所述工作电极与参比电极、对电极组成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来检测腺苷。所述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对电极为铂丝电极。所述的捕获探针为5’-CCCAGGTTCTCT-(CH2)6-NH2-3’ (SSDNA1),腺苷适配体为3’-SH-TGGAAGGAGGCGTTATGAGGGGGTCCAAGAGA-5’ (SSDNA2)。
本发明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PdCu@MWCNTs/HRP/GOX/腺苷适配体溶液;
b、制备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工作电极;
c、制作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工作曲线。
其中,步骤a的制备PdCu@MWCNTs/HRP/GOX/腺苷适配体溶液,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① 将PdCl2,CuSO4·5H2O和L-谷氨酸混合于烧瓶中(质量之比为1:1.6:4),加入40 mL乙二醇(EG),然后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8 wt% KOH/EG调整溶液pH大约为11,此过程溶液由绿色变为深蓝色;
② 将纯净的多壁碳纳米管(与CuSO4·5H2O的质量之比为3:2)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超声2 h,得到均匀的悬浮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14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