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黍米的增产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11364.3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7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鑫润土苗木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产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的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黍米的增产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黍米第一颖长为小穗的1/2~2/3,先端尖或锥尖,具5~7脉,第二颖与小穗等长,大多为11脉;第一外稃形似第二颖;内稃薄膜质,较短小,长1.5~2毫米,先端常微凹。颖果圆形或椭圆形,平滑而有光泽,长约3毫米,乳白、淡黄或红色。种子白色、黄色或褐色,性粘或不粘。我国华北、西北多有栽培。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干旱严重,黍米等旱田农作物产量十分不稳定,效益开始下降。为此,部分地区开始逐步种植黍米,由于利用老品种及全部采用传统的直播密植方法种植,产量一直很低,米质不佳,效益不好。
目前,在农业种植农作物过程中,由于化肥、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等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一方面造成土壤盐渍化、板结,地力严重退化,产量降低;另一方面病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严重污染了环境,化学品残留和污染问题尤其凸显,破坏生物链,同时随着污染物的迁移和有毒物质在食物中的富集,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播种后用地膜覆盖土壤,起到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减少田间杂草和水土流失等作用,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
因此,探究如何依靠农作物种子的胚芽和胚根就可以自行破膜出苗,研发一种黍米的增产种植方法,少用化肥农药,减轻环境污染的同时,保证产率有所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黍米的增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预处理:将将种子用紫外线照射12-15min进行灭菌,然后在含有0.03-0.05%的生长素的高锰酸钾500倍溶液中超声处理10-14min,清水冲洗,在阳光下晒种2-3天;
(2)基质育苗:按照重量比5:1取出膨润土和珍珠岩作为育苗基质,在温度80-88℃蒸制25-35min,在每立方米育苗基质中加入乳酸杆菌50-60mg、放线菌10-15mg和枯草芽孢杆菌7-10mg,混匀后装入穴盘;
(3)种植:播种采取浅开沟,宽播种,先开沟后点种,开沟宽度为14-16cm,沟深度为3-4cm,覆厚度为0.008-0.012mm的地膜;
(4)移苗:当谷苗长至4-5片叶时开始人工间苗,全部留单株,移栽到大田中,将厢沟垂直起垄,制作成行距14-16cm、深度6-8cm的条沟,株距13-15cm,及时补栽缺苗,栽种完成后,用乙草胺100克兑水45-50KG喷洒地面;
(5)施肥除草:将尿素、磷酸铵和氯化钾按照重量比4:2:1组成复合肥洒于深度2-3cm的播种条沟中,当黍米进入孕穗期,每亩用除虫菊酯50mg兑水50kg于小草6-8叶期喷施,防除禾本杂草。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先对种子进行预处理,使得种子在种植前就带上了一层防护措施,有利于后期农作物种子的胚芽和胚根提前出苗,提高产率,特殊的基质中添加混合菌剂,可以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力,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结构,为黍米的生长提供营养元素,播种后用地膜覆盖土壤,起到提高地温,减少田间杂草和水土流失等作用,补苗后乙草胺喷土,可以杀灭地表的虫害,给黍米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提高了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黍米的增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预处理:将将种子用紫外线照射12min进行灭菌,然后在含有0.03%的生长素的高锰酸钾500倍溶液中超声处理10min,清水冲洗,在阳光下晒种3天;
(2)基质育苗:按照重量比5:1取出膨润土和珍珠岩作为育苗基质,在温度88℃蒸制25min,在每立方米育苗基质中加入乳酸杆菌50mg、放线菌10mg和枯草芽孢杆菌7mg,混匀后装入穴盘;
(3)种植:播种采取浅开沟,宽播种,先开沟后点种,开沟宽度为14cm,沟深度为3cm,覆厚度为0.00mm的地膜;
(4)移苗:当谷苗长至4-5片叶时开始人工间苗,全部留单株,移栽到大田中,将厢沟垂直起垄,制作成行距14cm、深度6cm的条沟,株距13cm,及时补栽缺苗,栽种完成后,用乙草胺100克兑水45KG喷洒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鑫润土苗木专业合作社,未经青岛鑫润土苗木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1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蔓生豇豆的引蔓方法
- 下一篇:观赏性番茄固体基质树式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