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管材抗结垢结蜡性能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0768.0 | 申请日: | 201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5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厚补;杨永利;张学敏;王守泽;戚东涛;韩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松原大多油田配套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管材 结垢 性能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测试管材抗结垢结蜡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介质池(3)、耐蚀离心泵(1)和温度控制系统(10),耐蚀离心泵(1)一端通过输送管路(2)与试验介质池(3)、耐蚀离心泵(1)另一端通过输送管路(2)和试验管段(7)连通,试验管段(7)另一端经输送管路(2)与试验介质池(3)连通,试验介质池(3)内的液态试验介质经耐蚀离心泵(1)驱动流经试验管段(7)后再回到试验介质池(3)中形成循环通路,模拟管材输送流体的效果;
所述耐蚀离心泵(1)与试验管段(7)之间的输送管路(2)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门(4)和数显液体流量计(5);试验介质池(3)中设置有用于控制试验介质温度的温度控制系统(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管材抗结垢结蜡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管段(7)设置为多试验管段系统,耐蚀离心泵(1)通过多路输送管路(2)分别与每个试验管段连通,每个试验管段试验介质进口端均安装有流量控制阀门(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管材抗结垢结蜡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管段(7)的试验介质出口端安装有液体流量传感器(8),流量采集系统(9)与液体流量传感器(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管材抗结垢结蜡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蚀离心泵(1)与试验管段(7)之间的输送管路(2)上安装有过压保护装置(6),当试验装置压力到达极限设定值时控制耐蚀离心泵(1)自动断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管材抗结垢结蜡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装置(6)由电接点压力表和继电器组成,继电器与耐蚀离心泵(1)连接控制耐蚀离心泵(1)自动断电。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测试管材抗结垢结蜡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管段(7)通过组装连接装置与输送管路(2)连接固定,所述组装连接装置包括机架(19),机架(19)上安装有固定夹具(11),试验管段(7)一侧输送管路(2)通过法兰连接于固定夹具(11)上,固定夹具(11)为对开式结构,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通过夹具螺栓(23)安装在夹具上,下半部分上通过夹紧螺栓(18)固定有多个夹紧块(17),通过旋紧夹具螺栓(23)实现夹紧不同口径的管材;用于支撑试验管段(7)的试样支撑架(14)和支撑输送管路(2)的滑动支架(21)放置在所述机架(19)上,滑动支架(21)和固定夹具(11)通过导轨(13)连接,与所述固定夹具(11)结构相同的滑动夹具(15)穿插在导轨(13)上,试验管段(7)另一侧输送管路(2)通过法兰连接于滑动夹具(15)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管材抗结垢结蜡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夹具(15)上设置有旋转手柄(20),通过转动旋转手柄控制滑动夹具(15)沿导轨(13)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管材抗结垢结蜡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夹具(15)设置有紧固螺栓(16),通过拧紧紧固螺栓(16)将滑动夹具(15)固定在导轨(13)上;所述试验管段(7)的两端面与固定夹具(11)和滑动夹具(15)之间设置密封垫圈(12)实现紧密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管材抗结垢结蜡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管路(2)为聚四氟乙烯管材。
10.一种测试管材抗结垢结蜡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耐蚀离心泵(1)驱动试验介质池(3)中的液态试验介质流经试验管段,通过对流量、流速和温度的控制实现对管材现场输送介质情况的模拟,经过一定的试验时间后通过观测试验管段的质量、壁厚及内表面形貌变化,对所测试验管段的抗结垢结蜡性能进行评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松原大多油田配套产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松原大多油田配套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07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