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湖生态型堤坝护岸施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610316.2 申请日: 2014-11-03
公开(公告)号: CN104404917A 公开(公告)日: 2015-03-11
发明(设计)人: 潘龙;曲国华;屈俊峰;许云强;赵欢欢;高榕泉;袁华安;吴宁;姚慧;许海;朱文;冯欲慧;许建兵;沈勇林;宗媛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2B3/10 分类号: E02B3/10;E02B3/12;A01G1/00
代理公司: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代理人: 高原
地址: 210007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太湖 生态型 堤坝 护岸 施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太湖、江河水环境流域,属于水利、市政工程行业,具体是针对太湖、河道堤坝的护底、护坡、坡脚等方面的防护,达到进一步改善太湖、江河生态环境,而提供的一种太湖生态型堤坝护岸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太湖、江河流域,传统的河道护岸设计结构一般往往只考虑河道的防洪、引水、排涝、蓄水和航运等功能,而较少去考虑河道的生态功能,因此河道的护岸结构多数采用浆砌石块或混凝土等刚性硬质材料,从而破坏了太湖或江河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

硬质护岸通常是指在河道岸边上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块体等结构,尤其是在城市河道护岸工程中大都采用直立式混凝土挡土墙。这设计种结构占地较小,对于保持岸坡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及防洪安全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造成了对岸坡周围景观和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河道坡面采取的封闭形式使得植物和微生物难以在此生存繁衍,严重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其正常生长,带来了太湖水体与陆地生态环境恶化。

生态型护坡技术有多种方式,如采用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土工材料固土种植基、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水泥生态种植基以及土壤固化剂等对河边、边坡进行护岸,对稳定河岸结构有较好效果,其内涵是利用植物或其与其他工程材料的结合,在河道岸坡上构建具有生态功能的防护系统,实现岸坡的抗冲蚀、防滑动和生态恢复,以达到维持河岸稳定、提高坡面植物生存环境、营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的目的,并且对岸坡景观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由于太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水面辽阔,汛期水流急,风浪大的特点,原先的河岸大部分采用浆砌石块或混凝土护坡结构,长期受风浪拍打容易发生坍塌情况,特别是在不具备车辆运输通道的山体边和坡度大于45度的坡面,以及良田围垦边堤坝,建筑材料搬运困难、人员施工难度大,因此,如何利用新技术既能够防止太湖由于受到长期间水流冲刷、风浪淘蚀、水土流失加剧等因素,造成的湖岸堤防容易失稳,又能使太湖生态环境得到逐步好转,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态型护岸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太湖生态型堤坝护岸施工方法,该太湖生态型堤坝具有良好的护岸和净化水质的功能。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太湖生态型堤坝护岸施工方法,采用宾格网生态石笼,在宾格网生态石笼上采用PVC保护层,在横截面为30cm×30cm方形的长方体石笼内人工填充3-5cm的鹅卵石石块,在横截面为45cm×45cm方形的长方体石笼内人工填充5-10cm的鹅卵石石块,石料填充分段进行,完成后再将上口封盖盖紧;然后在距离湖岸1-5m处施打双排桩钉,排距120cm,桩钉的间距为40-60cm,桩钉深入泥土40-55cm,同时在吊装船双排桩钉之间安装堆积石笼,填充5-10cm鹅卵石的石笼排列堆积在堤坝外侧,填充3-5cm鹅卵石的石笼排列堆积在堤坝中间及内侧,内外侧石笼与桩钉间采用PVC保护层的钢丝固扎,经施工堆积固扎后的石笼构建成生态堤,其中生态堤面高于水面30-60cm;在生态堤与原湖岸带间直接填充河道底泥,待底泥沉降20-50天后,对填埋的底泥进行平整,底泥高度超出生态堤面20cm,然后在生态堤面和填埋的底泥表面覆盖一层10cm的耕植土,在生态堤和填充底泥带上种植草木,通过人工撒播花草草籽,并且在填充底泥带上采用扦插法种植柳树。

所述的宾格网生态石笼采用草绿色、水白色、或墨绿色颜色的PVC保护层,优选草绿色PVC保护层。

所述双排锚固桩钉采用钢筋混凝土桩、竹桩、木桩、热塑性树脂桩,优选柔韧性强的热塑性聚氯乙烯(PVC)树脂桩。

所述桩钉间的设计间距为40-60cm,优选间距为50cm;每根桩钉深入泥土40-55cm,优选深入泥土为50cm。

所述河道底泥是采用挖泥船对太湖或河道疏浚所产生的河道腐泥。

所述栽种的草木植物采用本地乡土的花草以及耐干旱、耐水淹、柔韧性好、可弯曲、根系发达的柳树系列品种,优选早熟禾、紫羊茅、结缕草、假俭草、野牛草一种或几种;栽种的柳树优选旱柳、垂柳。

本发明采用宾格网生态石笼,在石笼内人工填充石块,在距离湖岸1-5m处排列堆积,并实施双排锚固桩锚固构建成生态堤,生态堤面高于水面30-60cm,在生态堤与原湖岸带间直接填充河道底泥,在生态堤和填充底泥带上种植美化环境的本地乡土草木植物形成景观墙,可改善护岸的周围生态环境与水质状况,达到具有景观功能的生态护岸,从而形成一道独特的太湖风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03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