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气味聚氨酯开放白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08993.0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6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洪杰;沈超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7/00;C09D7/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陈智雄;黄秀婷 |
地址: | 35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味 聚氨酯 开放 白底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居装饰用涂料,特别涉及一种低气味聚氨酯开放白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家具市场越来越流行家具开放效果,因为这样可以使各种木材的纹路颜色艳丽,质感突出、自然,同时色浆油漆直接渗入木眼,不易褪色。特别是名贵木材,开放效果比封闭效果更好。家具开放效果更不用担心漆膜的下陷问题,并且不用做封闭底漆。直接喷涂一道开放底漆,上一道面漆就可以,工艺简洁,生产效率提高,同时又不失去木材本身各种纹路,增加漆膜的立体感。目前国内很多开放漆施工后,待干24小时后残留气味很大,消费者很难接受,随着消费者对气味越来越敏感,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其接受度和环保型问题急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低气味聚氨酯开放白底漆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低气味聚氨酯开放白底漆不仅环保性能好,而且施工24小时后基本无残留气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低气味聚氨酯开放白底漆,由主剂、固化剂和稀释剂按1-1.4:0.5-0.7:0.6-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其中主剂、固化剂和稀释剂分别由以下组分和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
其中主剂的组分和重量份数比如下:
所述混合环保溶剂按照以下组分和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醋酸丁酯3-8份、二甲苯1-5份、醋酸乙酯2-8份;
其中固化剂的组分和重量份数比如下:
芳香族异氰酸酯 75-85份
脱水丁酯 15-25份;
其中稀释剂的组分及重量份数比如下:
二甲苯 25-35份
醋酸丁酯 50-60份
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10-20份。
所述醇酸树脂为纽佩斯的3583超低气味树脂。
所述分散剂采用埃夫卡型号为4010的聚氨酯改性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剂。
所述消泡剂采用毕克型号为BYK141主要成分为改性硅酮类的聚氨酯消泡剂。
所述锌粉采用惠州中凯型号为TV-A的锌粉。
所述膨润土采用浙江丰虹型号为BS-01的膨润土。
所述碳酸钙采用福建三农型号为W704的碳酸钙。
所述滑石粉采用桂花牌1250目滑石粉。
所述催干剂采用金团型号为T-12的有机锡催干剂。
一种低气味聚氨酯开放白底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1)、主剂按照以下制备方法制备:
将醇酸树脂45-55份、混合环保溶剂10-15份、催干剂0.1-0.3份、分散剂0.1-0.5份和消泡剂0.1-0.5份混合后,在600-800转/分钟速度下分散5-8分钟至混合液均匀;接着在保持600-800转/分钟速度的分散状态下缓慢加入锌粉3-7份、膨润土0.2-0.6份、滑石粉2-7份、钛白粉18-25份、碳酸钙2-7份,之后在1000-1200转/分钟速度下分散10-12分钟至细度小于40μm;
(2)、固化剂按照以下制备方法制备:
将芳香族异氰酸酯75-85份、脱水丁酯15-25份加入混合后,在500-800转/分钟速度下分散5-8分钟至混合液均匀;
(3)、稀释剂按照以下制备方法制备:
将二甲苯25-35份、醋酸丁酯50-60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10-20份混合后,在300-700转/分钟速度下分散3-8分钟至混合液均匀;
(4)、使用时将上述制备好的主剂、固化剂和稀释剂按1-1.4:0.5-0.7:0.6-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
上述主剂制备完成后用400-600目的滤网过滤包装,固化剂制备完成后用800-1000目的滤网过滤包装,稀释剂制备完成后用800-1000目的滤网过滤包装。
本发明制备的低气味聚氨酯开放白底漆具有如下优点: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组分及配比结合制备的低气味聚氨酯开放白底漆不仅漆膜能很好的渗透到木材纹路上、遮盖力好,环保性能好,而且施工24小时后基本无残留气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89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