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矽肺病治疗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07960.4 | 申请日: | 2014-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8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炜;张伟;韩俊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704 | 分类号: | A61K36/704;A61K36/904;A61P11/00;A61P11/14;A61P11/06;A61P11/10;A61P29/00;A61K31/36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 地址: | 310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矽肺 治疗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矽肺病治疗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肺脏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人体为了完成新陈代谢需要不断从空气中摄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气体交换),这种气体交换称呼吸,良好的肺功能是维持生命的保障。然而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空气中的粉尘和有害气体越来越多,更多的人感染上各种肺部疾病,例如尘肺、慢性支气管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
矽肺又称硅肺,是尘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矽肺是尘肺中最常见、进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我国每年有为2万例左右的尘肺新患者出现。因此,尘肺的防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气管炎是病毒、细菌感染或物理化学刺激所引起的气管和支气管炎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多见于寒冷地区及寒冷季节。病毒(如鼻病毒、腺病毒)、细菌(如肺炎球菌等)、过冷空气、粉尘及某些刺激性气体等物理化因素为其病因。慢性气管炎与吸烟有一定关系。急性气管炎发病时表现为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炎症消退后粘膜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而慢性气管炎发病时,气管粘膜除有炎症反应外,还有粘膜上皮的局灶性增生,而后出现萎缩性改变,支气管平滑肌及弹性纤维破坏,导致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原性心脏病。开始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时,伴随发烧、咳嗽(多在晨起、晚间变动体位或吸入冷空气时加重)、咳白粘痰或黄痰。慢性气管炎后期常伴哮喘,称喘息性支气管炎。
公开号为CN 101884731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治疗矽肺的中药,其配方为:百合3-20份、三七3-20份、生地4-25份、白及3-20份、白花蛇舌草4-25份、灵芝3-20份、山慈菇4-25份和当归4-25份。制备方法如下:(1)按上述重量比,将百合、生地、白及、白花蛇舌草、山慈菇、当归经常规水提取工艺提取,制成浸膏细粉;(2)按上述重量比,将三七、灵芝分别研成细粉,与上述浸膏细粉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根据需要,可制成中药冲剂、颗粒剂、散剂、胶囊剂、水丸剂、片剂等剂型。中医矽肺病人服用该中药胶囊后,经过临床观察后三个月内有较大的概率病情得到好转。然而该中药组分较多,使用后的疗效仅仅经过表面的观察,缺少必要的药效数据,而且对药物的毒性也未进行研究,长期服用有较大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矽肺病治疗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药制剂组分简单,对矽肺、煤矽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属痰热咳嗽者等有着较好的疗效,并且毒性较小。
一种用于矽肺病治疗的中药制剂,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药材制成:
连钱草 1250~2500份
虎杖 750~1250份
岩白菜素 30份。
本产品中连钱草辛、微苦、微寒,归肝、肾、膀胱经,清热、镇咳为君药。《现代实用中药》谓:“解热、镇咳”。虎杖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有祛风利湿、止咳化痰的作用。岩白菜素镇咳祛痰,共助君药以增强止咳化痰之效。三味相辅相成,共具清热、化痰、镇咳的功效。药效试验显示得到的中药制剂对矽肺、煤矽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属痰热咳嗽者等有着较好的疗效,同时组分较少,长期服用对人体的毒性小。
作为优选,还包括如下辅料:
硬脂酸镁 1~1.75份
滑石粉 3.5-17.5份
填充剂 3.5~17.5份
所述的填充剂为糊精、淀粉和微晶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原料还包括如下药材:
桑白皮 500~1000份
川贝母 250~750份
百部 250~75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连钱草加水煎煮数次,每次加8~10倍质量的水,煎煮0.5~1小时,滤过得到第一煎汁;
(2)取虎杖片加水煎煮数次,每次加8~10倍质量的水,每次煎煮1~2小时,滤过得到第二煎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79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