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束过滤器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07473.8 | 申请日: | 2014-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7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诗弢;刘建辉;吴雷;黄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乾通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杭州富阳博纳水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4/10 | 分类号: | B01D24/10;B01D24/46;B01D24/4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程剑靓 |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过滤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高效纤维束过滤器是一种结构先进、性能优良的压力式纤维过滤设备。它采用一种新型的束状软填料-纤维作为滤元,其滤料直径可达几十微米甚至几微米,并具有比表面积大,过滤阻力小等优点,解决了粒状滤料的过滤精度受滤料粒径限制等问题。微小的滤料直径,极大的增加了滤料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自由能,增加了水中杂质颗粒与滤料的接触机会及滤料的吸附能力,从而提高了过滤效率和截污能力。但是现有设备存在如下的问题:即过滤方式单一,要么只有平行于纤维束方向的平行过滤,要么只有垂直于纤维束方向的垂直过滤,并且水在滤器中停留时间过短,因此与纤维束接触的时间也过短,导致接触不充分,过滤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一种纤维束过滤器,包括容器以及设置在容器腔体内的滤芯,所述滤芯为由若干沿高度方向延伸的纤维所并列排布而成的纤维束,其特征是,所述容器中设有螺旋状的水流通道,水流通道由隔板构成,且螺旋方向垂直于纤维束的延伸方向,一进水管和一出水管均设于所述容器,且分别设置开口连通所述水流通道,进水管的所述开口和出水管的所述开口分别设于水流通道沿螺旋方向的两端,且至少具有一对等流量的分别位于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所述开口高度差异设置。
所述开口由单个水孔或一组多个水孔构成。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上至少设有连通水流通道底部的所述开口。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沿高度方向等间隔排列的若干水孔连通所述水流通道。
优选的,所述水流通道还连通一排水口,所述进水管、出水管以及排水口分别设置有控制阀,且所述出水管上还设置有一出水分析仪,所述排水口处还设置一排水分析仪。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上还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上也设置有所述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纤维束过滤器还包括一控制器,且所述控制阀为自动阀门,控制器能够根据出水分析仪以及排水分析仪检测的水质数据调整控制阀的开闭及开度。
优选的,所述纤维束的下端相对于容器固定,上端固定在一活动板上,所述活动板能够在高度方向相对于容器移动,并在适当的高度静止从而拉紧或者放松纤维束。
优选的,所述水流通道由隔板螺旋围合而成,且所述活动板上设有与隔板形状相适配的螺旋槽,活动板能够通过所述螺旋槽垂直套设在隔板上沿高度方向移动,所述螺旋槽与隔板之间密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纤维束过滤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a、固定纤维束两端,关闭进气管控制阀和排水口的控制阀,打开进水管的控制阀,开始对容器进水,水在容器中沿螺旋状的水流通道流动,一方面在与纤维束高度垂直的方向运动,另一方面平行于纤维束高度方向运动,最后经过出水管的控制阀流出。
b、当运行一段时间后,纤维束吸附达到饱和状态,关闭出水管控制阀,同时打开进气管控制阀和排水口控制阀,冲洗过程中进气管控制阀和进水管控制阀交替打开,排水口控制阀也处于打开或关闭或有一定开度的状态,通过反复多次的气洗、水洗,纤维束滤芯中的杂质会通过排水口全部排出。
优选的,所述纤维束过滤器还包括一控制器,控制器能够根据出水分析仪及排水分析仪检测的水质数据控制作为自动阀门的各控制阀的开闭以及开度;当出水分析仪分析所检测的水指标超标,控制器会自动关闭出水管控制阀,同时打开进气管控制阀和排水口控制阀,冲洗过程中进气管控制阀和进水管控制阀交替打开,排水口控制阀也处于打开或关闭或有一定开度的状态,通过反复多次的气洗、水洗,纤维束滤料中的杂质会通过排水口全部排出,当排水分析仪分析所检测的排水指标与进水相当时,控制器会控制阀门停止清洗过程,此时,重新打开出水口控制阀,重新进入运行状态。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纤维束过滤器,通过特别的螺旋状的水流通道的设计,使得过滤过程既有平行于纤维束方向的深层过滤,又有垂直于纤维束方向的深层过滤,有效地提高了过滤精度;同时螺旋状结构,还有利于延长水与纤维束滤芯的接触时间,提高过滤效果。另外,进水管和出水管上等流量开口的高度差异化设置也有利于形成与纤维束方向成一定夹角的水流,保证过滤面积。
2.水流通道覆盖纤维束在延伸方向的整个长度,则可以充分利用纤维束,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并可进一步延长水与纤维束滤芯的接触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乾通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杭州富阳博纳水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乾通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杭州富阳博纳水净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74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下一篇:具光学调控膜的背光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