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06714.7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2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富地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80 | 分类号: | C04B35/80;C04B35/56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368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碳化硅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制备C/C-SiC复合材料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先驱体转化法(PIP),“化学气相渗透法+先驱体转化法”混合工艺(CVI+PIP)、反应熔体浸渗法(RMI)。先驱体转化法(PIP)又称聚合物浸渍裂解法,是利用有机高分子良好的成型性、流动性、可加工性以及结构可设计性等特点,使先驱体在高温下裂解而转化为无机陶瓷基体的一种工艺方法。
采用PIP法制备C/C-SiC复合材料,目前常用聚碳硅烷(PCS)作为陶瓷先驱体。通过SiC改性低密度C/C复合材料,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调节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模量、导热性等一系列材料性能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低成本、能耗低,所制备的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机械性能、高热导率及低膨胀系数的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碳纤维预制体在石墨炉中处理,以丙烷为碳源,惰性气体为载体进行沉积;
通过化学气相渗透法对预制体进行致密化处理;
将以上试样经过短时间热解碳沉积同时取出;
将取出试样,以PCS先驱体溶液为浸渍液,经过多次浸渍、裂解循环,获得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将碳纤维预制体在石墨炉中处理,以丙烷为碳源,惰性气体为载体进行沉积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将体积分数含量为50%~60%碳纤维预制体在石墨炉中,1000~1600℃条件下处理,并保温10~50min,以丙烷为碳源,惰性气体为载体,在800~1200℃温度条件下进行沉积。
进一步,所述将以上试样经过短时间热解碳沉积同时取出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将以上试样在1600~2000℃条件下热解碳沉积1~5min后取出。
进一步,所述将取出试样,以PCS先驱体溶液为浸渍液,经过多次浸渍、裂解循环,获得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将取出试样,以PCS先驱体溶液为浸渍液,在1000~1200℃条件下浸渍、裂解10~50min,并多次循环,获得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
所述PCS软化点为180~200℃,分子量为1000~20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方法简单、低成本、能耗低,所制备的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机械性能、高热导率及低膨胀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碳纤维预制体在石墨炉中处理,以丙烷为碳源,惰性气体为载体进行沉积;
通过化学气相渗透法对预制体进行致密化处理;
将以上试样经过短时间热解碳沉积同时取出;
将取出试样,以PCS先驱体溶液为浸渍液,经过多次浸渍、裂解循环,获得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
实施例1:
将体积分数含量为50%碳纤维预制体在石墨炉中,1000℃条件下处理,并保温10min,以丙烷为碳源,惰性气体为载体,在800℃温度条件下进行沉积;通过化学气相渗透法对预制体进行致密化处理;将以上试样在1600℃条件下热解碳沉积1min后取出;将取出试样,以PCS先驱体溶液为浸渍液,在1000℃条件下浸渍、裂解10min,并多次循环,获得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
实施例2:
将体积分数含量为55%碳纤维预制体在石墨炉中,1400℃条件下处理,并保温30min,以丙烷为碳源,惰性气体为载体,在1000℃温度条件下进行沉积;通过化学气相渗透法对预制体进行致密化处理;将以上试样在1800℃条件下热解碳沉积3min后取出;将取出试样,以PCS先驱体溶液为浸渍液,在1100℃条件下浸渍、裂解30min,并多次循环,获得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富地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富地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6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及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下一篇:耐侵蚀玻璃熔窑熔化部池壁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