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珠母贝中间培育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06688.8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1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喻达辉;邓正华;姜松;张博;黄桂菊;张东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集美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侯莉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珠母 中间 培育 养殖 系统 | ||
1.一种大珠母贝中间培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环槽和由外环槽围括而成的内槽,在所述外环槽中按照水流方向依次集中设有连通板、水位板、筛网和挡板,其中,所述连通板、水位板和挡板呈竖向间隔设置,所述连通板的底部与外环槽的底面具有空隙,所述水位板与挡板封堵在外环槽中使二者之间形成过滤水室,所述水位板低于所述外环槽的槽壁,所述筛网覆盖在过滤水室的顶部上,且所述筛网自水位板朝向挡板倾斜,在筛网的低端设有用于收集污物并排出的排污管,所述外环槽处于挡板和连通板之间的区域是养殖区;所述内槽中设有附着有益菌的附着装置,内槽的槽壁上设有连通养殖区的清水出口,养殖区的水体经过筛网过滤后流入过滤水室中再被抽取至内槽,通过有益菌净化处理后,从清水出口流入养殖区从而实现水体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珠母贝中间培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分隔为水槽和呈环形的内环槽,所述附着装置沿着内环槽的环形腔分布,所述清水出口位于所述内环槽的槽壁上,所述水槽与过滤水室相通,在所述水槽中设有抽水装置,抽水装置的出水口伸至内环槽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珠母贝中间培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槽和内环槽均为长形体,所述过滤水室处于外环槽的一端,所述外环槽靠近挡板的位置是养殖区的起始端,所述外环槽靠近连通板的位置是养殖区的末端,所述抽水装置的出水口位于内环槽的一端,该端是内环槽的起始端,所述清水出口位于所述养殖区的起始端且同时位于内环槽的末端,从抽水装置的出水口流出的水体自内环槽的起始端流经附着装置再返回内环槽的末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珠母贝中间培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槽环形腔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外环槽的两端为圆形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珠母贝中间培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槽的底面高于外环槽的底面,所述内环槽的槽壁高于外环槽的槽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珠母贝中间培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槽是由所述内槽分隔出水槽后在槽体中部沿长度方向增设一隔板形成,所述外环槽、内环槽及挡板均由混凝土构筑而成,外环槽的槽壁面、内环槽的槽壁面和挡板的板面为光滑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大珠母贝中间培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装置为密集分布的吊挂的毛刷,所述毛刷由刷杆与硬质刷毛组成,所述刷毛沿刷杆圆周植入且沿刷杆的长度方向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珠母贝中间培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装置的出水口包有筛绢网网袋;所述养殖区的水体中分布有藻类,并辅以光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珠母贝中间培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槽养殖区的底面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均连接在一排水管上以便将沉淀的粪便集中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珠母贝中间培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采用弧形筛;养殖区中的大珠母贝养殖在贝笼中或者附着在附着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集美大学,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668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