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可靠的电磁阀阀芯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02030.X | 申请日: | 2014-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6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细波;马飞;崔景芝;孙海鹏;王道连;张程皓;李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刘昕宇 |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靠 电磁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可靠的电磁阀阀芯结构。
背景技术
电磁阀是弹箭体增压输送系统中的重要单机,通常安装于气瓶后,起着密 封和连通气路的作用。阀芯作为电磁阀动作过程中的主要零组件,对阀门动作 灵活性和密封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电磁阀产品通常动作较为频繁,一 旦电磁阀阀芯结构失效,电磁阀未能正常关闭或打开,将影响整个动力系统的 工作,引起飞行失败,因此,对电磁阀产品的可靠性提出较高要求。
在用电磁阀产品的阀芯采用非金属密封件与阀芯骨架螺纹连接或直接将非 金属密封件进行热压成型的结构方案,这两种方案虽然可以保证阀芯的可靠性, 但是各自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在一些情况下无法应用到弹箭体增压输送系统中:
非金属密封件与阀芯骨架螺纹连接的结构方案,由于通常需要涂胶防松, 而胶粘剂的使用难以量化控制,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多余物;
对于非金属密封件进行热压成型的结构方案,加工制造的合格率较低,对 阀芯骨架的材料的表面质量有较高的要求,且需要阀芯骨架产生塑料变形,不 适用于阀芯骨架为软磁合金的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阀芯骨架与非金属密封件的连接方法因胶 水的使用或者对材料表面质量的限制从而无法满足弹箭体增压输送系统应用要 求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不使用胶水且对材料表面质量无要求的高可靠的电磁 阀阀芯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可靠的电磁阀阀芯结构,包括阀芯骨架和非金属密封件,所述阀芯 骨架包括螺纹连接部段,在所述螺纹连接部段处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非金属密 封件的盲孔,所述非金属密封件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盲孔内,所述非金属密封 件的尾部向外逐渐缩小,所述盲孔的上口处设有能够和所述非金属密封件的尾 部外表面贴合并压紧的滚边。
优选地,所述非金属密封件的尾部呈小头向外的圆台形,所述滚边的内表 面为和所述非金属密封件的圆台形尾部外表面贴合并压紧的锥面。
优选地,所述阀芯骨架还包括导向部段,所述螺纹连接部段与所述导向部 段的一端固连。
优选地,所述导向部段上、和所述螺纹连接部段相对的另一端上固连有隔 磁部段。
优选地,所述隔磁部段为在所述导向部段的端部设置的凸起,使用时所述 凸起的四周能够形成气隙。
优选地,所述凸起成与所述导向部段的尾部同心设置的环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隔磁部段、所述导向部段、所述螺纹连接部段和所述滚边一 体化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高可靠的电磁阀阀芯结构通过螺纹连接和滚边相结合的连接方式 保证了阀芯骨架与非金属密封件连接的可靠性的同时免去了胶水的使用,且对 材料表面质量无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高可靠的电磁阀阀芯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
1阀芯骨架、2非金属密封件、3滚边、4螺纹连接部段、5导向部段、6隔 磁部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一步进行说 明。
参见附图1,本发明的高可靠的电磁阀阀芯结构,包括阀芯骨架1和非金属 密封件2,阀芯骨架1包括螺纹连接部段4,在螺纹连接部段4处设置有用于连 接非金属密封件2的盲孔,非金属密封件2通过螺纹连接在盲孔内,非金属密 封件2的尾部向外逐渐缩小,盲孔的上口处设有能够和非金属密封件2的尾部 外表面贴合并压紧的滚边3。
如图1所示,非金属密封件2的尾部可以设置成呈小头向外的圆台形从而 向外逐渐缩小,同时滚边3的内表面设置为和非金属密封件2的圆台形尾部外 表面贴合并压紧的锥面。当然,所述非金属密封件2的尾部可以设置成其它形 状,例如阶梯状向外逐渐缩小的形状,等等,此时,只需要同时使滚边3的内 表面与其贴合压紧即可,不影响本发明目的的实现。
本发明的阀芯骨架2还包括导向部段5,螺纹连接部段4与导向部段5的一 端固连,在导向部段5上、和螺纹连接部段4相对的另一端上还可以固连有隔 磁部段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20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位噪声检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检测车轮轮辐厚度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