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猴加官泥猴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00417.1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3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顾鹏;杨洁;顾本中;张凤兰;顾福林;顾兴辉;顾天顺;顾顺博;张娥英;顾亿顺;顾亿迪;岳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鹏 |
主分类号: | A63H7/00 | 分类号: | A63H7/00;A63J19/00;A63F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官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猴加官泥猴,其特征在于,包括泥猴(5)、面具(4),手柄(1),手柄(1)端部设置有横杆(2),泥猴(5)的左、右耳处分别有向外横向伸出的左钩环(3)和右钩环(7),泥猴的头顶中心有向上竖直伸出的竖钩环(10),竖钩环(10)和第一条控制线(6)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第一条控制线(6)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连接在横杆(2)的右端上,横杆(2)的左端和第二条控制线(8)、第三条控制线(9)的上端连接在一起,第二条控制线(8)的下端穿过左钩环(3)上的孔,由面具(4)左面颊的内面穿透外面,绑扎在泥猴(5)的左手腕上,第三条控制线(9)的下端穿过右钩环(7)上的孔,由面具(4)右面颊的内面穿透外面,绑扎在泥猴的右手腕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猴加官泥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杆(2)为中空结构,在横杆的内腔中通过轴承(12)设置有转轴(11),所述的第一条控制线(6)、第二条控制线(8)、第三条控制线(9)均通过横杆(2)上开设的过线孔与转轴(11)连接,所述的转轴(11)一端延伸出横杆(2)端部设有转动手柄(13),通过转动转动手柄(13)进行收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猴加官泥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条控制线(6)、第二条控制线(8)和第三条控制线(9)为丝线。
4.一种猴加官泥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粘度在0.8Pa.S~1.2 Pa.S之间的高岭土,先用水把高岭土和成糊状的泥,加入棉花,用木棒或锤反复捶打砸揉,直到棉花在泥内分布均匀后,使其粘台性增强,得混合泥,再用双手举起混合泥在板上用力摔掼,以湿毛巾盖住,三天之后成为熟泥,依次捏出脸谱面具、泥猴的头部与四肢的泥胎,在泥猴头部的两耳和头顶中心分别加装上左钩环、右钩环和竖钩环,将上述泥胎置于阴凉处,三天后,涂两遍白色颜料作为底彩,再进行彩绘,绘制完成后,泥猴的头部和下面的猴子躯干相连,猴子躯干的上部两侧和底部分别连接有猴子的两手臂和两腿,两手臂、两腿的端部接在四肢的泥胎上,然后,在泥猴头部的竖钩环上绑扎第一条控制线,第一条控制线的上端绑扎在横杆的右端上,横杆的左端上绑扎有第二条控制线和第三条控制线,第二条控制线的下端穿过左钩环上的孔,由脸谱面具左面颊的内面穿透外面,绑扎在泥猴的左手腕上,第三条控制线的下端穿过右钩环上的孔,由脸谱面具右面颊的内面穿透外面,绑扎在泥猴的右手腕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猴加官泥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棉花与泥的重量比是1: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猴加官泥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和高岭土的重量比为0.9: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猴加官泥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凉处为在18-25℃的阴凉的地方;所述的猴子躯干是由毛皮制成的扁筒形;所述的两手臂、两腿是由布料制成的扁长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鹏,未经顾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04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