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跨独塔斜拉桥纵向约束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99691.1 | 申请日: | 2014-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2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勃;沈祺;曾进忠;卢永成;常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1/04 | 分类号: | E01D11/04;E01D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跨独塔 斜拉桥 纵向 约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大跨独塔斜拉桥纵向约束结构。
背景技术
斜拉桥对于跨度在200m以上的桥梁具有一定优势。一般来说,独塔斜拉桥可适用于双跨布置,桥塔高景观效果好,较适宜于在中小河流上建造,而且相对于同等跨径的双塔斜拉桥,主桥总长较小,其造价也相对较低。
对于大跨度双塔斜拉桥的结构体系,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特别是纵向约束结构,已有比较成熟的应用。但大跨度独塔斜拉桥与同等跨度双塔斜拉桥相比,其纵向位移大于后者,静力和地震反应特性相应地也有不同。已建桥梁有些设置纵向固定支座,但无法顺利实现静力受力状态与地震受力状态平稳过渡;有些设置纵向滑动支座,但静力纵向位移大,导致桥塔静力受力大、伸缩缝规格大且易损坏、行车舒适性不佳等。因此对于地震响应较大的大跨度独塔斜拉桥,纵向约束结构需要进行特别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大跨独塔斜拉桥纵向约束结构,该纵向约束结构通过采用给定剪断力的纵向固定支座以及钢阻尼器,在静力作用下纵向固定支座固结,在地震作用下纵向固定支座剪断瞬间将所承受的纵向水平力平稳传递给钢阻尼器承受。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大跨独塔斜拉桥纵向约束结构,位于所述大跨独塔斜拉桥的主梁与主塔下牛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约束结构主要由纵向固定支座、钢阻尼器组合件以及抗震挡块构成,所述钢阻尼器位于所述纵向固定支座和所述抗震挡块之间,其中所述纵向固定支座的给定剪断力,大于所述主梁传递给所述下牛腿的静载水平力,且不大于所述钢阻尼器的屈服应力。
所述纵向固定支座布置于所述下牛腿的内侧,所述抗震挡块布置于所述下牛腿的外侧。
所述抗震挡块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其表面覆有橡胶缓冲垫层。
所述纵向固定支座的前、后两端也布置有所述钢阻尼器。
本发明的优点是,塔梁间通过采用给定剪断力的纵向固定支座,在静力作用下纵向固定支座固结,降低纵向水平力在桥塔上的传力点,减小塔底弯矩及主梁纵向位移,从而减小梁端伸缩缝规格、提高行车舒适性;在地震作用下纵向固定支座剪断瞬间将所承受的纵向水平力平稳传递给钢阻尼器承受,避免冲击力对液压类阻尼器造成破坏或力学性能改变,并减小地震响应;在塔、梁之间设置有抗震挡块,保证在超过设防地震下,或固定支座和钢阻尼器在静力作用下同时失效的情况下,也能限制主梁最大位移,避免主、引桥梁体相互碰撞,伸缩缝损坏和塔底弯矩增大过多;本结构适用于抗震等级高、兼顾静力工况与抗震性能的大跨独塔斜拉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独塔斜拉桥上的纵向约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下牛腿上的纵向约束结构平面布置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的A-A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的B-B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4,图中标记1-7分别为:纵向约束结构1、下牛腿2、钢阻尼器3、纵向固定支座4、抗震挡块5、主梁6、主塔7。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大跨独塔斜拉桥纵向约束结构,该纵向约束结构1设置于主梁6与主塔7的下牛腿2之间,主要由纵向固定支座4、钢阻尼器3以及抗震挡块5构成,抗震挡块5布置于主塔7的下牛腿2顶面外侧(即远离主塔7一侧),纵向固定支座4布置于主塔7的下牛腿2顶面内侧(即靠近主塔7一侧),在纵向固定支座4和抗震挡块5之间布置有两道钢阻尼器3,此外,在纵向固定支座4沿桥向的前、后两端同样设置有钢阻尼器3。
其中,
纵向固定支座4主要起支承主梁6以及静力工况下固定约束主梁6的纵向位移,此外,需要给定纵向固定支座4一个剪断力,给定剪断力的大小视实际独塔斜拉桥工况确定,当超过其设计水平承载力时纵向固定支座4可被剪坏,失去约束作用,纵向固定支座4的具体形状和类型并不唯一;
钢阻尼器3为位于主塔7与主梁6之间的纵向减震耗能装置,在静力工况下,钢阻尼器3与主塔7和主梁6之间紧贴而不相互作用,具有明确的滞回曲线,可平稳转化地震冲击力,钢阻尼器3的形状、屈服力以及屈服位移可根据桥梁实际需求合理选择,需要遵循的是,其屈服力应不小于纵向固定支座4的给定剪断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96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楼盖
- 下一篇:凸显油墨发泡特征或油墨皱纹特征之纹理防伪标识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