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潜指纹显现的新型银显现试剂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9396.6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5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娟;李峰;范学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172 | 分类号: | A61B5/11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指纹 显现 新型 试剂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检测潜在指纹的新型银显现试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基于银镜反应的传统指纹检测技术制备困难、操作复杂、反应液保质期短等问题。本发明以醋酸银、氨水和甲酸的混合溶液为原材料,利用化学还原反应制备了具有反应活性的银显现试剂。该试剂在空气中加热挥发溶剂后能原位生成银纳米粒子,从而实现潜指纹的显现。此外,该显现试剂还具有制备简单、使用方便、保质期长等优点,能够快速的显现潜指纹,并且在多种材料的表面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潜指纹显现效果,为识别个人的身份信息提供依据,因此本发明在法庭科学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指纹显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用于潜在指纹显现的银显现试剂的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指纹具有终生不变的特性,因此是进行个人识别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并在公安侦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科学正确的发现、提取、显现、鉴定指纹对开展侦查工作、惩治犯罪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指纹检测技术也因此成为了痕迹学以及物证技术学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显现潜指纹的基本原理是使用一种光线或物质作用于指纹印痕中的汗液等物质,使不易发现的潜指纹变为可见的图像。由于指纹所在的客体表面物质种类繁多,因此要求指纹的显现方法也能够随之灵活多变。传统的指纹显现方法主要有光学显现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显现法等三大类。其中物理显现法中的粉末显现法、化学显现法中的硝酸银显现法、碘熏显现法、“502”胶显现法、物理显影液法、茚三酮显现法以及DFO显现法等是目前发展较为成熟和经常使用的潜在指纹显现方法。尽管如此,现有的显现方法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首先,部分现有的显现试剂需要现用现配,因此难以长时间保存,需要耗费大量的原材料和人力资源;其次,已有的显现试剂和显现方法依然存在隐患,如采取刷显法时悬浮于空气中的小粒度粉尘、某些有致癌作用的荧光染料以及熏显法时物质分解反应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它们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此外,某些显现试剂(如DFO等)由于成本较高而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广泛推广,限制了其在实际案件中的使用。因此,发展新的潜指纹检测方法对法医鉴定、个体识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如今潜指纹显现技术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和技术的一门专业指纹技术。
近年来,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青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领域之一。而随着其制备技术的日趋成熟,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也逐渐拓宽。将纳米材料应用到潜指纹显现领域也得到了初步探索。多种纳米材料已经被成功应用到潜指纹显现领域中,例如:纳米金、银等金属纳米材料,纳米氧化钛、纳米四氧化三铁、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以及纳米二氧化硅、半导体量子点等半导体纳米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93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