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伸缩式夹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8570.5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3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向征;卢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向征;卢伟平 |
主分类号: | A47J45/10 | 分类号: | A47J4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24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式夹碗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碗器,特别涉及一种伸缩式夹碗器。
背景技术
在我们生活中,由于烹饪的需要,盛食物的餐具具有较高的温度,有时会对碗、盘子等餐具进行加热或冷冻,甚至将餐具直接置于锅炉中,为了防止取用餐具时烫手,就需要一种可代替手来取用餐具的工具,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夹碗工具,例如单爪夹碗器、三角碗夹、三爪夹碗器等等,现有的夹碗器中存在以下缺陷:
一、占用空间过大,不宜伸入开口较小的锅炉中取用餐具,且不方便保存;
二、防滑能力不足,餐具易滑落,且比较费力,如三角碗夹、三爪夹碗器,此类碗夹与餐具接触点较少,采用费力杠杆原理,使用不慎时,餐具容易掉落。
三、不易保持平衡,如单爪夹碗器,只夹置在餐具的一侧边沿,稍有不慎,放置在餐具中的食物将掉落。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人特别研制出一种防滑安全性高、夹置范围广且便于保存的伸缩式夹具,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式夹碗器,其应用于夹取餐具,防烫效果好,防滑能力强,夹置范围广,操作简单且省力,还便于保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伸缩式夹碗器,包括环箍和提拉杆;环箍由复数个连接条组成,每两个连接条以可旋转的方式交叉连接并组成一个连接组,相邻的连接组依次连接;提拉杆包括两根连杆,两根连杆以可旋转方式交叉连接;在环箍两侧安装复数根提拉杆。
所述环箍两侧上方安装两根对应的提拉杆,提拉杆的连杆下端与连接条上端连接。
所述两根对应的条形提拉杆之间设置两根横杆,横杆与连杆上端连接。
所述横杆与连杆之间设置一连接件,横杆上设置转轴,连接件通过转轴安装在横杆上,横杆通过连接件与连杆上端连接。
所述环箍一侧安装一根提拉杆,提拉杆的连杆下端与连接条中端连接,连杆中端还通过两根支架杆与连杆下端连接,连杆上端还设置有握把。
所述连接条呈弧形,环箍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
所述提拉杆的两个连杆之间间隔一个连接条。
所述连接条之间通过铆钉铆接,连杆之间通过铆钉铆接,连接条与连杆之间通过铆钉铆接。
所述连杆呈Z型。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连接条之间以可旋转方式交叉连接,使环箍可伸缩,即可大可小;提拉杆的两根连杆也以可旋转方式交叉连接并采用省力杠杆,通过控制提拉杆的开合来而控制环箍的大小,拉伸环箍使其能够套住餐具,缩小环箍使餐具固定;本发明通过可伸缩的环箍夹置餐具,环箍与餐具接触面大,可用于夹取各种类型的餐具,防止餐具滑落,用提拉杆提拉环箍,方便省力,防止餐具烫手,本发明还具有保存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可在环箍两侧不同位置安装不同数量的提拉杆,以满足不同角度需要的餐具夹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环箍1,连接条11,提拉杆2,连杆21,握把22,支架杆23,横杆3,连接件31,铆钉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揭示的一种伸缩式夹碗器,包括环箍1和提拉杆2;环箍1由复数个连接条11组成,每两个连接条11以可旋转的方式交叉连接并组成一个连接组,相邻的连接组依次连接;提拉杆2包括两根连杆21,两根连杆21以可旋转方式交叉连接;在环箍1两侧上方安装两根对应的提拉杆2,连杆21下端与连接条11上端连接。
两根对应的提拉杆2之间设置两根横杆3,横杆3上设置转轴,连接件31通过转轴安装在横杆上,横杆3通过连接件31与连杆21上端连接,通过连接件31使横杆与提拉杆2之间相对位置可根据环箍1的变化,即配合环箍的伸缩过程,同时横杆3是本发明使用更为方便,单手便可操作。
连接条11呈弧形,环箍1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弧形的连接条11使环箍下端小上端大,能够更好的配合餐具的形状特点,贴合效果好,更有利于防滑。
提拉杆2的两个连杆21之间间隔一个连接条11,连杆21与连接条连接使环箍1伸缩范围可控制,两个交叉连接的连杆21间隔大小影响环箍1的大小,本实施例连杆之间间优选一个连接条11的间隔,根据餐具大小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大小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向征;卢伟平,未经杨向征;卢伟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85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农药残留清洗剂
- 下一篇:一种齿轮润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