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逆变器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8231.7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0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邹海晏;陶磊;丁杰;徐涛涛;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M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器 系统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光伏逆变器系统的转换效率及延长运行寿命,多逆变器交直流并联的光伏逆变器系统越来越收到重视。
多逆变器交直流并联的光伏逆变器系统包括多个光伏逆变器单元,多个光伏逆变器单元的直流侧和交流侧均互联,并且,每个光伏逆变器单元的直流侧连接光伏组件,交流侧接入电网。
目前,多逆变器交直流并联的光伏逆变器系统的一个技术难点就是光伏逆变器单元的有功电流均流控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光伏逆变器单元的有功电流均流控制。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光伏逆变器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光伏逆变器系统中运行的光伏逆变器单元的第一电流的平均值;
获取光伏逆变器单元的第一电流;
计算所述第一电流的平均值和第一电流的差值,得到所述光伏逆变器单元的电流环流值;
将所述电流环流值经前馈因子处理,得到光伏逆变器单元直流侧电压环控制的前馈补偿值;
获取所述光伏逆变器单元的直流侧电压;
将所述光伏逆变器单元的直流侧电压经反馈因子处理,得到光伏逆变器单元直流侧电压环控制的反馈值;
计算所述光伏逆变器单元直流侧电压的目标值、所述前馈补偿值和所述反馈值的差值,得到电压差值;
将所述电压差值经控制因子处理,得到光伏逆变器单元的控制参数的指令值,其中,所述控制参数的指令值用于控制所述光伏逆变器单元的输出有功电流均流。
优选地,所述确定光伏逆变器系统中运行的光伏逆变器单元的第一电流的平均值,包括:
获取所述光伏逆变器系统中运行的光伏逆变器单元的第一电流总值;
确定所述光伏逆变器系统中运行的光伏逆变器单元数量;
计算所述第一电流总值和运行的光伏逆变器单元数量的商值,得到所述第一电流的平均值。
优选地,所述得到光伏逆变器单元的控制参数的指令值之后,还包括:
采用预设控制算法追踪所述得到的光伏逆变器单元的控制参数的指令值。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流包括:
所述光伏逆变器单元的输出有功电流和所述光伏逆变器单元的输入直流电流。
优选地,所述光伏逆变器系统内光伏逆变器单元为单级式光伏逆变器单元,所述将所述电压差值经控制因子处理,得到光伏逆变器单元的控制参数的指令值,包括:
将所述电压差值经控制因子处理,得到所述光伏逆变器单元的有功电流指令值;或者,
将所述电压差值经控制因子处理,得到所述光伏逆变器单元的有功功率指令值。
优选地,所述光伏逆变器系统内光伏逆变器单元为双级式光伏逆变器单元,所述将所述电压差值经控制因子处理,得到光伏逆变器单元的控制参数的指令值,包括:
将所述电压差值经控制因子处理,得到所述两级式光伏逆变器系统中前级DC/DC单元的输入电流指令值或输出电流指令值;或者
将所述电压差值经控制因子处理,得到所述两级式光伏逆变器系统中前级DC/DC单元的PWM占空比。
优选地,所述光伏逆变器系统内光伏逆变器单元为单级式光伏逆变器单元,所述直流侧电压为所述光伏逆变器单元的直流侧母线电压;
所述光伏逆变器系统内光伏逆变器单元为双级式光伏逆变器单元,所述直流侧电压为所述光伏逆变器单元的直流侧输入电压。
优选地,所述前馈因子包括:比例函数、比例积分微分函数和惯性滞后函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因子包括:比例函数和惯性滞后函数。
优选地,所述控制因子包括:比例积分微分函数。
一种光伏逆变器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光伏逆变器系统中运行的光伏逆变器单元的第一电流的平均值;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光伏逆变器单元的第一电流;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电流的平均值和第一电流的差值,得到所述光伏逆变器单元的电流环流值;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电流环流值经前馈因子处理,得到光伏逆变器单元直流侧电压环控制的前馈补偿值;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光伏逆变器单元的直流侧电压;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光伏逆变器单元的直流侧电压经反馈因子处理,得到光伏逆变器单元直流侧电压环控制的反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8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下一篇:可调节反射率膜的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