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梳棉机高速导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7705.6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4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逊;刘广太;姚伟;范崇伟;陈瑞枝;韩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纺织机械器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1G15/12 | 分类号: | D01G15/12;D01G15/4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104 | 代理人: | 李桂英 |
地址: | 30020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梳棉机 高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梳棉机高速导棉装置。
背景技术
影响梳棉机产量有诸多因素,高速梳理是提高梳棉产量采用的主 要方式之一。但速度提高也有负面影响,锡林、刺辊转速提高以后, 对纤维的梳理作用增强,但也会损伤纤维,梳理场强度及分布的增强 会使生条短绒率增加。采用有效的剥棉装置和高速出条系统是梳棉 机高速高产的关键之一,棉条定量与梳棉机的产量有直接关系,是梳 棉工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从纺纱过程牵伸角度来说,生条定量加重 对成纱最终质量是不利的,故生条定量不能过重,因此提高产量的方 式关键在于提高输出速度。梳棉机剥棉导棉机构虽然是梳棉机的辅助 机构,但其直接影响着梳棉机的发展,影响着梳棉机产质量的提高。 复杂和不良的机构可能造成剥棉困难,适纺性差,断头增加,棉网棉 结增加,清晰度差,云斑破洞大,乱纤维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梳棉机高速导棉装 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梳棉机高速导棉装置,包括横梁、第一支座、轴套、主轴、 第一皮圈、机壳、第二支座、第一皮圈导轮、第一轴、第一皮带轮、 第二皮带轮、第二轴、第二皮圈导轮、张紧轮、皮带、转向轮、第二 皮圈、第三皮带轮、轴承、轴承座、第三支座、螺钉和同步带,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座安装在横梁上,轴套连接第一支座,主轴连 接轴套,机壳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支座上方,第一皮圈导轮和第二皮 圈导轮上分别装有第一皮圈和第二皮圈,第一轴和第二轴分别通过轴 承和轴承座安装在上机壳的中部,第二轴的下方装有第二皮圈导轮, 张紧轮在转向轮和第一皮带轮之间,皮带经转向轮使第一皮带轮和第 二皮带轮相连,第一轴的上方装有第一皮带轮,第二轴的上方装有第 二皮带轮。
本发明还有这样一些技术特征:
所述的导棉装置还包括中间轴和第三皮带轮,中间轴左侧装有第 三皮带轮,中间轴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安装在机壳的下方。
所述的导棉装置还包括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和第三同步 带轮,主轴的左端装有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三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 经同步带与中间轴右侧的第二同步带轮连接。
所述的导棉装置还包括集束器,集束器能够替换在机壳位置。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本发明设计合理,传动简单、缓冲吸震,振动冲击小,传动平稳, 断头的次数少,更适于高速、高产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换上集束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梳棉机高速导棉装置,包括横梁1、第一支座2、 轴套3、主轴4、第一皮圈5、机壳6、第二支座7、第一皮圈导轮8、第 一轴9、第一皮带轮10、第二皮带轮11、第二轴12、第二皮圈导轮13、 张紧轮14、皮带15、转向轮16、第二皮圈17、轴承19、轴承座20、第 三支座25、螺钉26和同步带27,所述的第一支座2安装在横梁1上,轴 套3连接第一支座2,主轴4连接轴套3,机壳6通过螺钉26固定在第二 支座7上方,第一皮圈导轮8和第二皮圈导轮13上分别装有第一皮圈5 和第二皮圈17,第一轴9和第二轴12分别通过轴承19和轴承座20安装 在上机壳6的中部,第二轴12的下方装有第二皮圈导轮13,张紧轮14 在转向轮16和第一皮带轮10之间,皮带15经转向轮16使第一皮带轮10 和第二皮带轮11相连,第一轴9的上方装有第一皮带轮10,第二轴12 的上方装有第二皮带轮11,所述的导棉装置还包括中间轴21和第三皮 带轮18,中间轴21左侧装有第三皮带轮18,中间轴21通过轴承19和轴 承座20安装在机壳6的下方,所述的导棉装置还包括第一同步带轮22、 第二同步带轮23和第三同步带轮24,主轴4的左端装有第一同步带轮 22和第三同步带轮24,第一同步带轮22经同步带与中间轴21右侧的第 二同步带轮23连接,所述的导棉装置还包括集束器28,集束器28能够 替换在机壳6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纺织机械器材研究所,未经天津市纺织机械器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7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粗纱喂入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抓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