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基模具材料及模具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96993.3 | 申请日: | 2014-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2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 发明(设计)人: | 田万刚;左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瑞鹄铸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7/06 | 分类号: | C22C37/06;C22C37/10;C22C37/04;C22C33/08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冲压模具材料及模具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部件中侧围、顶盖、发动机盖板、后背箱盖板、翼子板、门板类通过冲压模具冲压成型,采用的冲压工艺中需要很大的压力作用使钢板(或铝板)成型。这就需要冲压模具具有很高的强度、硬度及韧性,特别是冲压模具中的拉延序模具,要求一次成型并且尺寸精度及耐磨性要求非常高,要求材料的抗拉强度(Rm):≥580mpa,延伸率(δ):≥1%,硬度:190-240HB,淬火硬度:≥50HR,传统的拉延序模具材料使用的添加Ni-Mo-Cu的铸铁材料,在合金中,镍板、钼铁及铜板价格均在10万元/吨以上,生产成本非常高,且此类合金的加入影响材料的铸造性能,铸件的缩松缩孔倾向加大,铸造风险系数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基模具材料,目的是在确保拉延序模具所要求的性能的同时,大幅度降低铸造生产的原材料成本,并减小铸件的缩松缩孔倾向,降低铸造风险系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铁基模具材料,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3.4-3.6%,Si 1.9-2.1%,Mn 0.3-0.5%,Cr 0.5-0.8%,Ti0.1-0.2%,Te 0.05-0.1%,Mg 0.03-0.05%,Re 0.01-0.03%,P≤0.05%,S≤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下面具体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
C元素重量百分比为3.4-3.6%,促进石墨化,减少白口倾向,消除渗碳体,提高镁吸收率,有利于石墨化、细化和圆整;
Si元素重量百分比为1.9-2.1%,促进石墨化和渗碳体分解,提高动载性能,提高延伸率,改善缩松和流动性;
Mn元素重量百分比为0.3-0.5%,稳定和细化珠光体,提高强度和硬度,提高淬透性,稳定奥氏体,提高耐磨性;
Cr元素重量百分比为0.5-0.8%,强烈促进珠光体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淬火硬度;
Ti元素重量百分比为0.1-0.2%,强烈提高组织耐磨性,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Te元素重量百分比为0.05-0.1%,强烈促进珠光体形成,稳定和细化组织,保证淬火硬度;
Re元素重量百分比为0.01-0.03%,具有微弱的球化作用,主要是为了净化铁液,为形成球状石墨创造有利的冶金条件;
P元素重量百分比≤0.05%,降低材料的低温韧性,易出现冷裂,增加铸件缩孔、缩松倾向;
S元素重量百分比≤0.02%,消耗球化剂,不利于球状石墨的形成,阻碍石墨化,增大白口倾向,降低铁液流动性,易出现夹渣、皮下气孔等铸造缺陷;
C、Si为促进石墨化元素,含量太高会降低铸件强度,太低易出现缩孔缩松、流动性差等缺陷,根据铁碳相图规律,选择该成分,有最好的铸造性能;Cr、Ti、Te等合金元素,主要是问了提高强度和淬透性,经过多次调试,上述三种合金在以上成分范围内时,即可达到所需材料性能;P、S为原材料本身所含微量元素,不利于铸造性能的提升,在该含量标准以下,对材料性能影响较小。
为了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铁基模具材料制备拉延序模具的方法,其包括步骤:
(1)炉料添加:用汽车冲压废钢边角料,打包成400mmX400mmX400mm规格的压块,通过自动加配料系统,增碳剂分层添加,再将金属炉料添加到中频感应电炉内;
(2)加热熔化:加料初期用小功率预热,预热15分钟后,满负荷开始加热使炉料快速融化;
(3)合金的添加:根据合金熔点的不同,先将高熔点的铬铁、钛铁等加入,后期加入锰铁;
(4)温度检测:铁液熔化完毕,温度在1400℃-1430℃时,检测化学成分,成分合格后再升温至1500℃出炉;
(5)光谱成分检验:用取样勺,取铁100g,倒入预制钢模,快速冷却后,形成白口组织,白口组织由砂轮机打磨、抛光机抛光后,用光谱激发检测成分;
(6)出铁液:铁液成分和温度检测合格后,开启电炉倾倒按钮,将铁液从电路内倒入铁水包;
(7)球化处理:铁水包内按“三明治”加入有球化剂,铁液直接冲入铁水包后在铁水包内球化反应;
(8)扒渣:通过扒渣工具,通过两次在铁液表面撒除渣剂,两次扒渣,将铁液表面浮渣扒除干净;
(9)浇注:铁液温度和成分检测合格后,调到浇注的砂箱,调整好高度后按规定速度浇注,成型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瑞鹄铸造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瑞鹄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69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