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清肺止咳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6732.1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8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琴 |
主分类号: | A61K36/904 | 分类号: | A61K36/904;A61P11/14;A61P11/1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汤凌志 |
地址: | 541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清肺 止咳 作用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清肺止咳作用的药物,具体的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配制制备而成的具有清肺止咳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的防御机制,当呼吸道黏膜受到过多分泌物刺激,或者有害气体吸入,或异物不慎误入气道时,便引起咳嗽,故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咳嗽可显著增加胸内压和呼气速度并对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是一种保护性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刺激因子,或在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时协助维持患者意识甚至复律,起到自发性“心肺复苏”的作用,但同时它也是许多疾病出现的临床症状,是最常见的疾病主诉之一。频繁而长期的咳嗽可使呼吸道内感染扩散;影响睡眠,消耗体力;使含有致病原的分泌物播散,引起疾病传播;诱发心血管、神经、消化道、呼吸等多个系统的并发症。因此,咳嗽的诊治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高度重视。
对于咳嗽的治疗,中医药治疗具有整体化、个性化与体质化等特征,所用方药,除使用现代药理研究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清热解毒药物之外,更多是注意某脏某腑与咳嗽的联系,辨证施药,以驱邪为正治,用药不过于温燥或寒凉而偏颇与以抗生素做对抗性治疗的西医比较,对咳嗽的治疗,中医药治疗在理论、理法方药等方面皆存在其独特的优势。现有研究资料显示中医对咳嗽病的治疗尤其对顽固性咳嗽、久咳以及经西医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者,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中医药依据其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特点治疗咳嗽有其独特的疗效。
中药以其安全高效的优点赢得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麻杏止咳膏,是目前市场上较成熟的中成药,以黄芩、桑白皮、瓜蒌仁(炒)、前胡、百部(蜜炙)、麻黄(蜜炙)、桔梗、苦杏仁(炒)、紫苏子(炒)、清半夏等16味为原料,适用于用于感冒及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但该药在治疗某些风热型咳嗽时,治疗效果不是太理想。特别是针对在南方初春,天气潮湿,气温忽升忽降,湿寒和闷热交替,引发感冒导致的风热犯肺咳嗽,效果不胜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以中草药组方的止咳药物清肺止咳效果不理想、或者疗效不稳定等不足,提供一种更有效的具有清肺止咳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各组分的用量是发明人经过大量实践总结得出的,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麻黄100-140份、桑白皮80-100份、百部70-90份、苦杏仁70-90份、八角50-70份、前胡40-60份、黄芩32-48份、桔梗24-36份。
优选为:
麻黄110-130份、桑白皮85-95份、百部75-85份、苦杏仁75-85份、八角55-65份、前胡45-55份、黄芩36-44份、桔梗27-33份。
最优为:
麻黄120份、桑白皮90份、百部80份、苦杏仁80份、八角60份、前胡50份、黄芩40份、桔梗30份。
上述的具有清肺止咳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可采用现有常规方法进行制备,优选按以下方法进行制备:按配比量称取以上各原料,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7-8倍量水,煎煮1.5-2小时,第二次加6-8倍量水,煎煮1-1.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70℃时测)的清膏,加入蔗糖粉适量,制成颗粒。
优选按以下方法进行制备:按配比量称取以上各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7-8倍量水,煎煮1.5-2小时,第二次加6-8倍量水,煎煮1-1.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42(85℃时测)的稠膏,加入淀粉适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即得。
本发明所述药物的剂型可以是颗粒剂、胶囊、片剂、口服液等医学上可接受的剂型,它们的制备方法、辅料用量按现有常规工艺进行。
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组方中:
麻黄,为汉药或称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古时别名龙沙、卑相,包括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与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
桑白皮,又名桑根白皮(《本经》),桑根皮、桑皮(孟诜),白桑皮(《山西中药志》),为桑科植物桑除去栓皮的根皮。植物形态详桑叶条。含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和黄酮成分桑根皮素、桑素、桑色烯、环桑素、环桑色烯等。又含有作用类似乙酰胆碱的降压成分,并含鞣质5.6%,粘液素9%。功能主治: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治肺热喘咳,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甘寒,泻肺平喘,利尿消肿,治疗肺炎咳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琴,未经黄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67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肝硬化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红丝疔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