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荷分担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96654.5 | 申请日: | 2014-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3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勍;盛煜;毕猛;李轶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8/08 | 分类号: | H04W28/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荷 分担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荷分担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小区网络在组网方式上通常都采用一个宏小区和多个微小区混合组网的方式,这样可以使微小区分担一部分宏小区的业务,满足用户设备的业务需求。
目前,现有技术中,当用户设备进入宏微小区混合组网的场景中后,在没有微小区覆盖的区域,用户设备会驻留在宏小区;一旦进入到宏小区和微小区都覆盖的区域,宏小区就会根据微小区发送的微小区的信号质量和网络负荷,判断用户设备是否需要负荷分担到微小区进行业务。例如,当微小区的信号质量好于宏小区一定门限值且微小区允许用户设备进入的情况下,宏小区就会对用户设备发起切换流程,使用户设备切换到微小区中进行业务。
然而,现有技术中,宏小区根据微小区的信号质量和网络负荷来判断用户设备是否需要负荷分担到微小区进行业务时,需要微小区向宏小区发送自身当前的信号质量信息和负载信息,由于宏小区和微小区之间关于负荷分担的消息定义不是统一的标准定义,因此,负荷分担在实际实现过程中,不同设备商对消息的定义可能存在差异,使得当宏小区和微小区属于不同的设备商提供时,需要宏小区和微小区之间具有较好的互通能力,防止宏微小区之间的消息传递出现错误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荷分担方法及装置,在保证宏小区向微小区的负荷分担过程不受影响的同时,能够减少宏小区和微小区之间的信息传递,降低了对宏微小区互通能力的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荷分担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宏小区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后,宏小区获取微小区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指示微小区是否允许接入用户设备;
若微小区允许接入用户设备,则宏小区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允许负荷分担到微小区;
若用户设备允许负荷分担到微小区,且用户设备在微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则宏小区将用户设备从宏小区负荷分担到所述微小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荷分担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宏小区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后,获取微小区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指示微小区是否允许接入用户设备;
判断模块,用于若微小区允许接入用户设备,则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允许负荷分担到微小区;
执行模块,用于若用户设备允许负荷分担到微小区,且用户设备在微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则将用户设备从宏小区负荷分担到微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荷分担方法及装置,在宏小区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后,宏小区获取微小区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指示微小区是否允许接入用户设备;若微小区允许接入用户设备,则宏小区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允许负荷分担到微小区;若用户设备允许负荷分担到微小区,且用户设备在微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则宏小区将用户设备从宏小区负荷分担到微小区。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中宏小区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后,获取微小区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指示微小区是否允许接入用户设备,并且,第一标识只是一个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只需几个比特位就可以向宏小区传达微小区是否允许接入用户设备的信息;当微小区允许接入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允许负荷分担到微小区并且用户设备在微小区的覆盖范围内时,宏小区就会将用户设备从宏小区负荷分担到微小区。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负荷分担的方法,能够在保证宏小区向微小区的负荷分担过程不受影响的同时,减少宏小区和微小区之间的信息传递,降低了对宏微小区互通能力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荷分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荷分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荷分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66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