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导流板油剂调配槽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6338.8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4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卫筱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瑞华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96 | 分类号: | D01D5/096;D01D11/00;D01D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板油 调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丝油剂配制供给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剂调配槽。
背景技术
为减少工业丝纺与设备接触时的摩擦力,减少断丝、静电现象,需将丝束浸入油剂调配槽中上油。现有油剂调配槽为带有夹套空腔的双层筒体结构,在夹套空腔内设有螺旋形的导流板,用以引导加热蒸汽流动。使用发现,现有油剂调配槽热交换效率低,需要研究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显著提高热交换效率的带导流板油剂调配槽。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带导流板油剂调配槽,包括外筒封头、内筒封头、内筒体、外筒体、顶盖、导流板、蒸汽进口;所述顶盖置于内筒体的顶端;所述外筒体套合在内筒体上,内筒封头焊接固定于内筒体下端,外筒封头焊接固定于外筒体下端;所述外筒体、外筒封头、内筒体、内筒封头之间形成夹套空腔,所述夹套空腔上端密封形成密闭空腔;所述导流板设置在夹套空腔内,自上而下螺旋状盘绕在内筒体外壁上;所述蒸汽进口置于外筒体的上端,与夹套空腔连通;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导流板形成的螺旋线为变螺距螺旋线,螺距越向下越大。
上述结构中,所述夹套空腔内与蒸汽进口相对的位置设有斜挡板。
上述结构中,所述导流板截面为V型,V型开口固定连接在内筒体外壁上,顶端固定连接在外筒体内壁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导流板形成的螺旋线为变螺距螺旋线,螺距越向下越大,这样,本发明在使用时,加热蒸汽越向下流速越快,显著提高热交换速度,因而显著提高热交换效率。
2、夹套空腔内与蒸汽进口相对的位置设有斜挡板,改变从进汽管进入夹套内腔蒸汽的流向,避免直接对内筒体侧壁加热,一方面避免加热不均,另一方面也避免长期直接加热,会洞穿内筒体侧壁,造成调配槽过早失效。
3、导流板截面为V型,V型开口固定连接在内筒体外壁上,顶端固定连接在外筒体内壁上,提高本发明结构强度和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带导流板油剂调配槽,包括外筒封头1、内筒封头2、内筒体3、外筒体4、顶盖5、导流板6、蒸汽进口7;顶盖5置于内筒体3的顶端;外筒体4套合在内筒体3上,内筒封头2焊接固定于内筒体3下端,外筒封头1焊接固定于外筒体4下端;外筒体4、外筒封头1、内筒体3、内筒封头2之间形成夹套空腔,夹套空腔上端密封形成密闭空腔;导流板6设置在夹套空腔内,自上而下螺旋状盘绕在内筒体3外壁上;导流板6形成的螺旋线为变螺距螺旋线,螺距越向下越大;本实施例中,导流板6截面为V型,V型开口固定连接在内筒体3外壁上,顶端固定连接在外筒体4内壁上。
蒸汽进口7置于外筒体4的上端,与夹套空腔连通;夹套空腔内与蒸汽进口7相对的位置设有斜挡板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瑞华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瑞华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6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