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月经量少的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5952.2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3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李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5/00;A61K3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月经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月经量少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正常情况下:一次月经量约为60ml左右,低于30ml为过少,超过80ml为过多。月经过少与月经周期异常并见,月经过少一般是指连续发生二次以上,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至不足两天。中医治疗月经过少具有明显优势,其中滋阴补气血的中药有枸杞子、百合、桑椹、酸枣仁等;用于治疗月经过少的具体药物制剂尚不多见。
月经量少也是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者,属月经病。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并见,常伴体重增加。该病发生于青春期和育龄期者可发展为闭经,发生于更年期者则往往进入绝经。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或人流手术后宫腔黏连或大失血后等疾病。月经量少是由于过度节食,作息无度,经期受寒冷刺激,生闷气或遇到重要魂魄刺激和心理创伤,以及各种激素分泌异常或不排卵,子宫内膜本身等原因引起。月经量少可引起色斑,暗疮,头疼,甚至不孕等症。中医认为,月经量少多因血虚、气滞、血瘀、寒凝血脉、痰阻等原因所致。目前,治疗月经量少主要是中成药,使用中成药方法相对简单,但中成药的制成含有辅料成分,药纯度含量低,疗效慢,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病症容易反复。因此本发明特进一步优选采用了一种治疗月经量少的中药组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补血活血,破血化瘀,补脾益气,和胃养血,顺气,开郁,散寒,补益肝肾等功效,可标本兼治,无副作用,对血虚,气滞,血瘀,寒凝血脉等原因引起的月经量少疗效显著,组方简单,疗效显著,药物成本低,治疗周期短,耗药量少,不产生任何副作用的治疗月经量少的中药制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月经量少的中药制剂,由下列各中药原料按重量份数制备而成:菟丝子6-15克,肉苁蓉8-15克,枸杞子10-15克,女贞子8-18克,杜仲8-16克,当归6-18克,赤芍12-16克,白芍12-18克,枳壳8-12克,香附12-18克,延胡索12-20克,郁金10-18克,五灵脂14-18克,蒲公英6-12克,炙甘草6-14克,川芎8-16克,蒲黄10-18克,苍术6-10克,山药8-16克,何首乌6-16克,夜交藤6-15克,黄芪8-15克,香附8-12克,山茱萸6-15克,甘草10-15克,柴胡10-15克,党参10-18克,熟地10-18克,鸡血藤10-18克,茯苓4-14克,红花5-13克,桂枝3-12克。
一种治疗月经量少的中药制剂,由下列各中药原料按重量份数制备而成:菟丝子8-15克,肉苁蓉8-16克,枸杞子8-14克,女贞子6-16克,杜仲8-18克,当归6-16克,赤芍10-16克,白芍12-18克,枳壳8-14克,香附10-18克,延胡索10-20克,郁金8-18克,五灵脂14-20克,蒲公英8-14克,炙甘草8-15克,川芎6-17克,蒲黄9-18克,苍术6-12克,山药8-15克,何首乌8-16克,夜交藤8-16克,黄芪8-16克,香附8-14克,山茱萸6-14克,甘草8-15克,柴胡8-16克,党参8-18克,熟地8-16克,鸡血藤6-18克,茯苓6-14克,红花6-15克,桂枝6-12克。
其中各中药原料重量配比是:菟丝子10克,肉苁蓉11克,枸杞子12克,女贞子14克,杜仲14克,当归12克,赤芍13克,白芍14克,枳壳10克,香附14克,延胡索16克,郁金14克,五灵脂15克,蒲公英9克,炙甘草10克,川芎12克,蒲黄14克,苍术7克,山药12克,何首乌11克,夜交藤12克,黄芪10克,香附9克,山茱萸11克,甘草12克,柴胡12克,党参14克,熟地16克,鸡血藤15克,茯苓9克,红花8克,桂枝7克。
其中各中药原料重量配比是:菟丝子13克,肉苁蓉14克,枸杞子14克,女贞子15克,杜仲16克,当归14克,赤芍14克,白芍16克,枳壳12克,香附16克,延胡索18克,郁金16克,五灵脂18克,蒲公英12克,炙甘草13克,川芎15克,蒲黄16克,苍术10克,山药14克,何首乌14克,夜交藤12克,黄芪15克,香附12克,山茱萸12克,甘草11克,柴胡12克,党参16克,熟地14克,鸡血藤14克,茯苓12克,红花14克,桂枝10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州学院,未经宿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59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1-(2-氯苯基)乙醇及其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自行车智能坐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