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水丸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94839.2 | 申请日: | 2014-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2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运鹏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K9/28;A61P19/02;A61P29/00;A61P1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638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类风湿 关节炎 腰椎 突出 药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水丸。
背景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其不仅侵犯与骨骼连接的滑膜、软骨、韧带、肌腱和肌肉等组织,还影响到心、肺、血管等器官;作用期与缓解期交替,对人体消耗大,致残率高;祖国医学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属于“痹病”范畴。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者也”;除此之外,《素问.痹论》还认为“所谓饮食居处,为其病本”,痹病的产生又与饮食和生活环境有关;而在《素问.评热病论》中曰:“风雨寒热,不得虚,不能独伤人”,“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可见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既有其外部因素,同时也有它的内因,概括的说风、寒、湿、热邪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外部条件,而诸虚内存,正气不足才是其发病的内部原因;
外感六淫诸邪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外部因素:风寒湿邪侵犯人体多是由外而内,或由于久居寒冷,失于保暖,或住所潮湿,或睡卧当风,或触冒风雨,或水中作业,或劳累后感湿受寒,或汗出人水均可使人卫外功能减弱,使风寒湿邪入侵,阻滞经络,血脉阻塞,关节凝滞,使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痹病。风邪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易伤阴而耗气,多为诸邪先锋,所以行痹多表现为关节游走性疼痛,肌肉走窜而疼,痛无定处,恶风汗出;寒为阴邪,其性凝滞而收引,易伤阳气,可使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寒痹多有关节冷痛肿胀,疼痛剧烈,屈伸不利,局部自觉寒冷,畏惧风寒,四肢作冷,肌肤麻木,多有晨僵,偶寒加重,得温而减,《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更有因寒损阳,人体阳气受损,失于温煦,阴寒内生,故可加重疼痛。湿为阴邪,其性重着粘滞,迁延日久,气血不和,经脉不畅,留注关节,所谓“湿胜则肿”,因此着痹多表现为关节肿胀,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因湿困脾,亦可湿从中生,并见纳呆,肢体困重乏力,便溏,使病程更为缠绵难愈;风、寒、湿三邪虽然可以各自发为行痹、痛痹、着痹,病因似为简单,病机似为单一,但临床上多以两两合病,或三邪并发者尤为多见,风湿共病者,以关节肿胀疼痛,部位不固定,时上时下,时左时右,此起彼消,时有恶风,汗出不多,肢体困重,多为风湿之邪侵入肌体,闭阻经络,留注关节,风湿相博,两邪乱经所致;寒湿者,关节肿胀,局部作冷,疼痛剧烈,肢冷不温,四肢肌肤麻木,恶寒喜暖,遇寒加重,遇热减轻,晨僵时久,此是寒湿之邪外侵,“寒胜则痛”,寒性凝滞,湿性粘着,使气血不和,经脉不畅,伤及阳气,阳失温煦所致;风寒者,可见肢体疼痛剧烈,游走不定,痛无定处,屈伸不利,恶风畏寒,或微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遇寒则重,得暖则减,此是寒为阴邪,凝滞而收引,风性善行数变,风寒之邪侵袭肌体,闭阻经络关节,凝滞气血,阻遏经脉,消伐阳气,使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更有风寒湿痹者,临床表现更为繁乱,虽然风、寒、湿三邪共同致病,病机交错复杂,但亦各自有所侧重不同之处。湿邪有寒、热之分,张仲景对湿热之邪致痹有所论及,其云:“湿家病身发热”,“湿家为病,一身尽痛,发热”,“湿家身烦痛”等,湿热痹证,其病因可以是感受风湿之邪入里化热,或为风寒湿痹经久不愈,蕴而化热,或湿热之邪直中入里,或素体阳气偏盛,或喜食辛辣肥甘,内有蕴热,清.顾松园在《顾氏医镜.症方发明五.痹》中指出:“邪郁病久,风变为火,寒变为热,湿变为痰”,又如叶天氏在《临正指南医案.卷七.痹》所言:“从来痹证,每以风寒湿之气杂感主治;召恙不同,由于暑暍外加之湿热,水谷内蕴之湿热,外来之邪,著于经络,内受之邪,著于腑络”,可见以上病因均可使湿热交蒸,气血瘀滞于经脉关节,因湿性粘滞,病程缠绵难解,所以临床上可见关节肌肤红肿胀,疼痛,重着,抚之有热感,或久触而灼,口干不欲饮,心烦不安,溲黄便干,面赤,皮肌红斑,身热咽痛,或自觉发热等;其中辨证多以关节肌肉局部皮肤触之热与不热为鉴别要点;吴鞠通在《温病条辩》以“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痛,舌色灰滞,面目痿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来描述热痹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运鹏,未经张运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48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大脑发育不全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卵巢癌的中药水蜜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