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动换气系统的立体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3352.2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8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保;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洋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F17/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张素静;董金国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换气 系统 立体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停车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换气系统的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常驻人口越来越多,而城市中的可用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因此,城市中人们居住的密集型越来越大,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家用车辆越来越多,因此使得停车成为城市中困扰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难题。为此,近些年出现了建于地下的筒式立体停车库,如专利号为200610086606.7的中国发明专利所公开的筒式组合密集型立体停车库,通过升降旋转平台来运送车辆停放或者取出,大大节省了车库的占地面积,但是这种密集型的筒式车库排风效果非常差,需要通过另外加装大型风机及相应的通风系统来进行车库内部的空气置换,这样就会大大增加施工的难度和车库建造的成本。
除上述问题之外,现有技术中的升降旋转平台是由4台电机通过链条牵引实现垂直升降的,4台电机需要同步工作,要求其启动和关闭的时机以及转速都高度一致,才能使升降旋转平台平稳运行,但是现实运行中很难实现,并且动力源较多,耗能较大。另外,链条传动具有诸多弊端,如:1、传动速度较慢,使得整个立体车库的运行速度受到限制,在上下班的高峰期,用户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来取放车辆;2、链条过长容易抖动,使升降旋转平台不能平稳运行,因此,使用链条传动极大的限制了立体车库的深度和容量;3、长期使用后链条的链节长短不一,导致各个链条之间的传动速度不同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换气系统的立体车库,其换气系统结构简单、换气效果良好,运行成本低。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动换气系统的立体车库,其包括筒状的车库竖井、沿车库竖井垂直分布的两层以上的环状停车层、设置于车库竖井中央的升降旋转平台以及驱动该升降旋转平台垂直升降的曳引机构,所述环状停车层由车位隔墙分隔形成若干停车位,相邻的两个车位隔墙之间形成三角形的通道,所述曳引机构的配重体悬吊于通道内并在该通道内垂直上下运行,所述设置有配重体的通道为上下贯通,且该通道的两个车位隔墙之间设置有使该通道周缘闭合的通道隔墙,所述配重体横截面的形状与所在通道横截面形状相适配,该通道的车位隔墙和/或通道隔墙上对应每层停车层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上设置有单向通风装置;
所述悬吊配重体的通道一侧设置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顶部与外界相通、底部与对应的悬吊配重体的通道底部相同,所述通风管道底部设置有单向通风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悬吊有配重体的周缘闭合的通道的横断面呈菱形,所述配重体横截面呈菱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曳引机构包括设置于车库竖井底部中央的一曳引机、至少三条由曳引机驱动的悬吊钢缆、设置于悬吊钢缆上的配重体以及设置于车库竖井壁上的使悬吊钢缆转向的导向定滑轮组,所述悬吊钢缆一端与升降旋转平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导向定滑轮组和曳引机的曳引轮与升降旋转平台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悬吊钢缆为四条,所述四条悬吊钢缆均匀分布于升降旋转平台的四周,其中相对的两条悬吊钢缆所在的平面与另外两条相对的悬吊钢缆所在的平面垂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曳引机的曳引轮的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与任一组相对的悬吊钢缆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曳引机为双出轴曳引机,其包括一双进双出减速机、双进双出减速机的输入轴连接的驱动电机以及由双进双出减速机的两侧输出轴驱动的两个曳引轮,所述双进双出减速机的另一输入轴连接有一备用电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定滑轮组包括四个导向定滑轮,所述悬吊钢缆依次绕过第一导向定滑轮、第二导向定滑轮、第三导向定滑轮和第四导向定滑轮,所述第一导向定滑轮和第二导向定滑轮设置于车库顶部,第三导向定滑轮设置于车库底部、与第二导向定滑轮垂直相对,第四导向定滑轮设置于曳引机上方,其中,第一导向定滑轮和第三导向定滑轮将竖直的悬吊钢缆转向水平方向,第二导向定滑轮和第四导向定滑轮将水平的悬吊钢缆转向竖直方向,所述配重体位于第二导向定滑轮和第三导向定滑轮之间。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洋,未经王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33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线杆
- 下一篇:反弧墙模板空间定位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