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护板的支撑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92931.5 | 申请日: | 2014-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8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高尔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博雷重型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 地址: | 31321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支撑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护板的支撑组件。
背景技术
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必然引起周围土体的变形,对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产生影响。严重的将危及其正常使用或安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深基设计和坑施工中会增加支护系统来稳定基坑安全,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 :平撑、斜撑及反向锚固技术。
平撑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深基坑,但是平撑占用了大量坑内空间,施工周期长,不利于挖土作业,后期拆除时安全隐患大,既提高了工程的成本又不利于环保。反向锚固技术是近年推广的新技术,反向锚固的优点是基坑呈敞口开放式,挖土及结构施工便利但是容易产生群锚效应安全系数小稳定性差,施工工艺繁琐周期长,因锚固体超出用地红线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斜撑多用于超大型基坑的中心环岛式施工,相对于平撑更具经济优势但施工中需先在基坑中心开挖,待底板施工完成后才能进行斜撑施工,且在建筑结构施工时必须预留施工缝,程序繁琐施工周期长,后期拆除及结构处理困难。
传统的基坑支护包括底板、支撑底座、支撑杆、支撑架、矩形管和护板,由于护板及矩形管的位置不定,为保证支撑的稳定性,故由支撑杆连接的支撑底座和支撑架通情况下需要现场将钢板一片一片焊接,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随着基坑开挖的面积和深度越来越大,传统支护体系已很难满足安全经济的作用,传统支护形式的结构牢固程度及稳定性差,且安装及拆除比较麻烦,工程量大,造价高,工期较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牢固稳定,且便于组装的基坑护板的支撑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护板的支撑组件,包括底板、支撑底座、支撑杆、支撑架、矩形管和护板,所述支撑底座包括底座板和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由钢板折弯成U型,且一侧的U型端面与底座板焊接;所述支撑杆包括杆套和伸缩螺杆,所述杆套的两端的内壁设有螺纹,两个伸缩螺杆分别旋入杆套的两端,所述伸缩杆露出杆套的一端还设有一段圆管,圆管的外侧壁与伸缩杆的端头相焊接,且圆管的轴线与伸缩杆的轴线相垂直;所述支撑架包括托架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由钢板折弯成U型,所述托架整体由圆钢折弯成U型框架结构,包括连接部和定位部,所述连接部为间隔焊接在U型的第二连接块底部的两根直条圆钢,且两根直条圆钢分别与U型的第二连接块的两个侧壁平行,两个定位部均为开口两端分别与两根直条圆钢的同一端相固定的U型圆钢;所述支撑杆两端的圆管分别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侧壁相铰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托架的连接部和定位部圆滑过渡且相互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框架结构式的托架一方面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另一方面方便使用销钉和销片实现托架与护板、矩形管之间的固定连接,且销钉和销片的连接方式安装和拆卸均比较方便,同时又不影响支护结构的牢固程度;另外本发明的支撑杆长度可调节,便于调节支护结构的松紧程度,方便又高效;本发明的支撑底座也由U型钢板和底座板焊接而成,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免去了现场焊接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支撑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底板6、支撑底座1、支撑杆2、支撑架3、矩形管4和护板5,所述支撑底座1包括底座板11和第一连接块12,所述第一连接块12由钢板折弯成U型,且一侧的U型端面与底座板11焊接。
所述支撑杆2包括杆套21和伸缩螺杆22,所述杆套21的两端的内壁设有螺纹221,两个伸缩螺杆22分别旋入杆套21的两端,所述伸缩杆22露出杆套21的一端还设有一段圆管221,圆管221的外侧壁与伸缩杆22的端头相焊接,且圆管221的轴线与伸缩杆22的轴线相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博雷重型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博雷重型机床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29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