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便安装和使用的混合动力摩托车用油电两用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0922.2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1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叶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3/04 | 分类号: | B62K2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707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安装 使用 混合 动力 摩托车 用油电 两用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摩托车,具体来讲涉及一种方便安装和使用的混合动力摩托车用油电两用把手,属于混合动力摩托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和电动车都是比较成熟的产品,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点,也存在各自的缺点。摩托车由于使用燃料,故动力好,爬坡能力强,行驶里程远,但使用成本高,排放需要控制,在某些城市有所限制。电动车正好相反,由于只需要充电即可使用,所以使用成本低,节能环保,但电动车续航里程不足、爬坡度不够。鉴于两者的优缺点互补,所以油电混合动力的摩托车便应运而生,它既是摩托车,又是电动车,摩托车的内燃机动力系统和电动车的电机动力系统各自相对独立。油电混合动力的摩托车节能、安全、降耗、减排,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解决了电动车续航里程不足、爬坡度不够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城市发展前景。
目前混合动力摩托车尚处于前期研究阶段,还没有形成量产,但基本方向主要还是在传统摩托车上进行改进设计而成,将电动车相关部件融入摩托车中,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小设计成本和开模等费用。通常摩托车通过转动把手加油,电动车通过脚踩油门踏板加油,两者的操作模式和习惯完全不同。因此如何在混合动力摩托车上将两种加油模式结合起来,对驾驶者的操作习惯改变尽量小,同时对摩托车结构的改动尽量小,便是该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摩托车用油电两用把手,本把手完全不改变传统摩托车驾驶人的加减速方式,同时本把手方便安装和使用,工作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方便安装和使用的混合动力摩托车用油电两用把手,包括固定安装在手把管上的加速座和活动安装在手把管上可绕手把管转动的转把,在转把上设有拉索槽,其特征在于:在转把位于拉索槽所在端圆周上安装有长条状铁片,加速座由相对开口的上壳和下壳构成,上壳或下壳上设有定位销,手把管上设有对应的定位孔,上壳和下壳合围将手把管抱紧并通过定位销及定位孔定位,上壳和下壳合围后将转把端面上的拉索槽和铁片罩住,在下壳内壁上安装有与铁片对应的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电机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速座内设有转把限位件,转把限位件位于转把内端面以阻止转把向转把限位件方向窜动,转把限位件被夹紧于上壳和下壳之间。
所述转把限位件由套在手把管上的圆筒和设置在圆筒外壁上的挡板构成,转把套在该圆筒上,挡板被夹紧于上壳和下壳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下壳内壁上设有两道平行的圆周槽,外侧的圆周槽用于容纳转把端面上的拉索槽和铁片,外侧的圆周槽使用状态的最底位置设有排水孔,内侧的圆周槽用于容纳转把限位件上的挡板,所述霍尔传感器位于两圆周槽共用的槽壁顶部且左右两侧和外侧均设有防护板以形成开口向中部的容纳室。
所述加速座上设有一体成型的信号线引出座,信号线引出座上设有线孔,信号线通过线孔从信号线引出座中穿出。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把手在传统摩托车把手结构上改进而成且改动小,不管是电动还是油动的加速都直接通过转动转把实现,完全不改变传统摩托车驾驶人的加速模式。
2、本结构在同一把手上实现了两个功能---用于电动的电动霍尔信号输出;用于油动的控制油门拉索工作行程,且这两个功能可同时工作,相对现有技术两功能在不同结构上各自实现的方式,本结构更加紧凑,实现成本也低。
3、本把手电动结构部分和油动结构部分各自独立,互不干涉和影响,工作可靠。
4、本把手加速座由上下壳体组合而成,方便安装和拆卸。
5、在加速座内设有转把限位块,限制了转把的轴向窜动,使加速座上的铁片与转把上的霍尔传感器能够可靠对应,即转把工作可靠。
6、即使有水进入把手加速座内,也会通过排水孔排走,况且霍尔传感器位置比排水孔更高,同时位于仅一侧开口的容纳室内,所以本结构的核心元件霍尔传感器几乎不可能进水,即产品防水性能和产品的工作可靠性也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09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