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主动进攻能力的调节式武术训练桩及其训练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90223.8 | 申请日: | 2014-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8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赵雪虎;王德威;姚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涛 |
| 主分类号: | A63B69/22 | 分类号: | A63B69/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2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主动 进攻 能力 调节 武术 训练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训练器材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主动进攻能力的调节式武术训练桩及其训练方法。
背景技术
武术学习者在训练时通常会用到训练桩,但现有的训练桩只能承受击打不能主动进攻,导致使用者无法全面的训练攻防能力。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390981.6,申请日:2013年07月03日,发明创造名称为:武术散打训练器,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武术散打训练器,由底座和假人组成,所述的底座为圆筒形,底座的周围侧壁上设有多个散热孔,底座内固定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的旋转头露在底座的上端面之外;所述的假人包含假身、假肢和圆球,所述的假身为长方体形状,假身的下端面与所述电机的旋转头固定连接,旋转头设置于假身的下端面的中间位置,假身的下端面与底座的上端面平行设置,所述假肢有四根,四根假肢固定连接于假身四个侧面;所述圆球与假身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该申请案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训练器的进攻动作由假人的整体旋转形成,模拟的进攻动作种类单一、功能欠缺且与真实对抗动作差距过大;由于电机的转速不可调,武术散打训练器不能满足不同水平使用者的需求,适用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武术散打训练器进攻动作种类单一、功能欠缺、与真实对抗动作差距过大、适用范围窄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主动进攻能力的调节式武术训练桩及其训练方法。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主动进攻能力的调节式武术训练桩进攻动作全面、逼真并能够满足不同水平学习者的训练需求,且训练方法能够按即定程序进行,方便学习人员直接应用。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主动进攻能力的调节式武术训练桩,包括主体和控制系统,还包括仿进攻系统;
所述的主体包括圆柱体、底座和支座;所述的圆柱体呈内部中空状,并垂直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表面前部;所述的支座有3个,分别为支座A、支座B和支座C,呈长方形板状结构,从上至下分别均匀垂直焊接在圆柱体后侧;所述的圆柱体从上至下还均匀开有3个圆形通孔,分别是通孔A、通孔B和通孔C,3个圆形通孔下边缘分别与所述的3个支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圆柱体在3个圆形通孔之间开有2个环形凹槽,圆柱体最上端还开有半圆形凹槽;
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开关、模式选择按钮、力度旋钮、速度旋钮、液晶显示屏;所述的开关、模式选择按钮、力度旋钮、速度旋钮和液晶显示屏安装在所述的底座上表面中后部,其中:液晶显示屏在底座上表面中间位置,力度旋钮、开关、模式选择按钮和速度旋钮从左至右分别安装在底座上表面后部;所述的开关、模式选择按钮、力度旋钮、速度旋钮、液晶显示屏通过导线与仿进攻系统连接;
所述的仿进攻系统包括伸缩装置、旋转装置、仿劈拳装置、仿直拳装置、仿摆拳装置、仿勾拳装置、仿鞭腿装置和仿蹬腿装置,其中:
所述的伸缩装置包括方板、外壳、连杆组、滑轨A、滑杆、一号滑块、二号滑块、滑轨B和电磁铁;所述的方板是长方体实心结构;所述的外壳是前端开口的长方体空心结构;方板和外壳的前后平面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的一号滑块、二号滑块和电磁铁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的滑杆的数量为4个;所述的方板后表面固定安装有滑轨A,所述的2个一号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A上;所述的外壳开口处固定安装有滑轨B,所述的2个二号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B上;所述的连杆组由N对X形连杆相互铰接而成,结构可伸缩,X形连杆一端的2个端头铰接在2个一号滑块上,另一端的2个端头铰接在2个二号滑块上;所述的外壳前表面在滑轨B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各2个通孔,所述的四个滑杆分2对对称穿过外壳上的对称设置的各2个通孔后固定连接在方板的后表面上;所述的2个电磁铁在外壳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在2个二号滑块上,并通过导线与所述的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的伸缩装置有3个,分别与仿直拳装置、仿勾拳装置和仿蹬腿装置相连接;
所述的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套圈、锥齿轮Ⅰ、锥齿轮Ⅱ和步进电机B;所述的旋转装置有2个,设置在所述的圆柱体内部,并在所述的通孔B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所述的2个旋转装置中的2个旋转套圈分别镶嵌在所述的圆柱体在3个圆形通孔之间开有的2个环形凹槽内;所述的锥齿轮Ⅰ与旋转套圈固定连接;所述的2个旋转套圈分别为上旋转套圈和下旋转套圈;所述的锥齿轮Ⅱ与锥齿轮Ⅰ相互啮合,且锥齿轮Ⅱ与所述的步进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的步进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的2个旋转装置通过上旋转套圈、下旋转套圈分别与仿摆拳装置、仿鞭腿装置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涛,未经王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02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