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多取代烯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89575.1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1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俞磊;黄亚萍;刘铭轩;杨成根;丁克鸿;徐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B37/00 | 分类号: | C07B37/00;C07C15/52;C07C2/86;C07C43/215;C07C41/30;C07C39/21;C07C37/18;C07C25/24;C07C17/266;C07C15/58;C07D213/127;C07D213/16;C07D30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取代 烯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合成多取代烯烃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取代烯烃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化学、有机合成、药物化学以及化学工业中。通过烯烃C-H与卤代烃在金属催化下偶联合成多取代烯烃的Heck反应,由于能够精准地合成目标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该反应的发现者还于201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然而,传统均相金属催化剂催化Heck反应,1,2有着催化剂难以回收、需添加有毒的膦配体等种种缺点,从而使得反应成本高并且污染环境,难以应用于大规模生产。此外,虽然苯胺有毒,但是聚苯胺毒性很低,3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对环境安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精神。
聚苯胺负载纳米催化剂已经有一些文献加以报导,是较成熟的催化剂。4然而,有关聚苯胺负载纳米催化剂催化的Heck反应,至今仅有三篇文献报导。5这些已报导的工作,其应用范围非常狭窄,仅能应用于不饱和酯和普通苯乙烯。并且催化剂用量高(在0.9-5mol%之间)。
参考文献
1.R.F.Heck and J.P.Nolley,J.Org.Chem.,1972,37,2320.
2.有关综述可参考:(a)C.I.M.Santos,J.F.B.Barata,M.A.F.Faustino,C.Lodeiro and M.G.P.M.S.Neves,RSC Adv.,2013,3,19219;(b)X.-M.Yang,S.Ma,Y.-N.Du and Y.-H.Tao,Chin.J.Org.Chem.,2013,33,2325;(c)J.-W.Ruan and J.-L.Xiao,Acc.Chem.Res.,2011,44,614;(d)J.Le Bras and J.Muzart,Chem.Rev.,2011,111,1170;(e)D.Mc Cartney and P.J.Guiry,Chem.Soc.Rev.,2011,40,5122;(f)M.Lamblin,L.Nassar-Hardy,J.-C.Hierso,E.Fouquet and F.-X.Felpin,Adv.Synth.Catal.,2010,352,33;(g)J.P.Knowles and A.Whiting,Org.Biomol.Chem.,2007,5,31;(h)A.B.Dounay and L.E.Overman,Chem.Rev.,2003,103,2945;(i)I.P.Beletskaya and A.V.Cheprakov,Chem.Rev.,2000,100,3009;(j)C.Amatore and A.Jutand,Acc.Chem.Res.,2000,33,314;(k)G.T.Crisp,Chem.Soc.Rev.,1998,27,427;(l)W.Cabri and I.Candiani,Acc.Chem.Res.,1995,28,2.
3.(a)W.-K.Oh,S.Kim,O.Kwon,J.Jang,J.Nanosci.Nanotechnol.,2011,11,4254;(b)H.-C.Zhao,B.Zhu,J.Sekine,S.-C.Luo,H.-H.Yu,ACS Appl.Mater.Interfaces,2012,4,6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95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