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致可逆变色木材防伪标签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8941.1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9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坚;惠彬;李国梁;李莹莹;韩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逆 变色 木材 防伪 标签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致可逆变色木材防伪标签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正常的市场秩序遭到破坏,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犯,因此,有必要研究和开发各种新型、高效的防伪技术。光敏变色材料就是其中一种,它是一类在一定波长下的光呈现颜色,移除光又恢复物质本身颜色的材料,将此技术应用于木材防伪,将填补国内外用光来鉴别木材真赝的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鉴别木材方法复杂、不易操作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光致可逆变色木材防伪标签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光致可逆变色木材防伪标签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和乙醇混合均匀,得到改性液,其中,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5:6.0:92.5;
二、将光敏变色物质螺噁嗪加入到步骤一得到的改性液中,控制搅拌速度为640r/min~660r/min,机械搅拌0.8h~1.2h,得到改性光敏变色剂,其中,光敏变色物质螺噁嗪的质量与改性液的体积比为1.0g:1.0mL;
三、配制质量浓度为2.0%的乙酸水溶液,再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水溶液中,控制温度为68℃~72℃,机械搅拌均匀,再滤掉不溶物,得到壳聚糖溶液;
四、将步骤二得到的改性光敏变色剂与步骤三得到的壳聚糖溶液混合,控制搅拌速度为800r/min,机械搅拌2h,得到光致可逆变色木材防伪标签,其中,光致可逆变色木材防伪标签中改性光敏变色剂的浓度为1.5g/L~7.5g/L。
光敏变色是指一个化合物(A)受到一定波长的光照下,进行光化学反应,生成产物(B),由于结构的改变导致其可见部分的吸收光谱发生明显的变化即发生颜色变化。而在另一波长的光照射(或热的作用下),又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其典型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变色反应原理如下:
其中,λA和λB分别代表化合物A和B的最大吸收波长。当λA波长的光照射化合物时,化合物A发生光反应生成B,表现在紫外可见光谱上,会导致A的吸收逐渐减弱,B的吸收在逐渐增强。反映在外观表现上,一般会使物质的颜色显现,成为光成色过程,当使用λB波长的光辐射化合物B或物质B吸热时,相反的现象会出现,此过程一般称作光消色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用壳聚糖为载体,通过溶胶-凝胶使改性光敏变色物质与实体木材进行复合,开发了具有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能发生可逆光敏变色的木质基防伪功能材料。通过紫外光照射前后的视觉效果和色度指数,分析出着光敏变色浓度的增加,明度指数L*不断减小,红绿轴色品指数a*不断增加,黄蓝轴色品指数b*不断减小,表面总体色差ΔE*不断增大,说明涂覆光致可逆变色木材防伪标签的木材在紫外光照射下逐渐变蓝,其变色效果越来越明显。
壳聚糖是一种生物偶联剂,具有很好的成膜性,其表面有很多的羟基(OH-)和氨基(NH2-),既能与木材表面的羟基发生氢键结合,又能与改性光敏变色表面的基团(主要是OH-)交联,所以将壳聚糖与改性光敏变色物质进行复合后,通过简单的滴涂,就能实现与木材基质结合牢固。此方法是在室温下进行,操作极其简便,条件易控制,经济环保,适合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制备的光致可逆变色木材防伪标签作为木材防伪标签应用于木材鉴别领域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制备的光致可逆变色木材防伪标签应用在木材鉴别中颜色变化的测试图,其中,A为紫外光照射前,B为紫外光照射时,C为移除紫外光照射后;
图2为实施例一制备的光致可逆变色木材防伪标签应用在木材鉴别中的扫描电镜图(×500);
图3为实施例一制备的光致可逆变色木材防伪标签应用在木材鉴别中的扫描电镜图(×1000);
图4为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制备的光致可逆变色木材防伪标签应用在木材鉴别中及未经处理的待测木材在紫外光照射下的明度指数L*变化曲线图;图5为红绿轴色品指数a*变化曲线图;图6为黄蓝轴色品指数b*变化曲线图如所示;图7为表面总体色差ΔE*,其中曲线1代表紫外光照射前,曲线2代表紫外光照射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89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条形面循环支撑机构及其条带运送法
- 下一篇:一种感温包套管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