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性能测试向量生成方法及生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8432.9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6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吕虹;陈万里;朱达荣;孙全玲;解建侠;戚鹏;陈蕴;沈庆伟;高莉;梁祥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吕虹 |
主分类号: | G01R31/3183 | 分类号: | G01R31/31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测试 向量 生成 方法 生成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码(即测试向量)生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测试向量生成方法及生成器。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IC,Integrated Circuit)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核心与基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不小差距,近几年虽已取得长足发展,形成了设计业、制造业、封装业、测试业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局面。但是,对于刚刚提速的国内半导体产业来说,其测试能力相对于IC设计、制造、封装,是薄弱的一环。众所周知,集成电路内建自测试(BIST,Built-In Self-Test)环节是大规模、超大规模以及SOC(System on a Chip)、SOPC(System On Programmable Chip)芯片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作为测试环节最重要的部件——测试向量生成器(TPG,Test Pattern Generator)目前主要采用线性移位寄存器技术。由于涉及故障覆盖率、功耗、硬件开销以及码位扩展等问题,测试向量生成技术一直都是业界研究热点。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其电路简单,功耗低,硬件开销小且易于码位扩展;其生成的码全状态,跳变低,故障覆盖率高,是BIST技术实用化不可多得的一款TPG。
本发明由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低相关区m子序列理论与构造研究”(61372094)、“基于m序列的非线性m子序列研究”(61071001)资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测试向量生成方法及生成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性能测试向量生成器,包括码生成模块以及进位链模块;
码生成模块含有:码输出端Q1...Qn,级进位输出端co1...co(k-1),输入端ci1...cik,时钟端clk;
进位链模块含有:输出端y1...yk-1,输入端x1...xk-1;
码生成模块级进位输出co1...co(k-1)依次与进位链模块输入端x1...xk-1连接,码生成模块输入端ci2...cik依次与进位链模块输出y1...yk-1连接,ci1接高电平+Vcc;码生成模块时钟端clk作为高性能测试向量生成器的时钟端,码生成模块码输出端Q1...Qn作为高性能测试向量生成器的码输出端;
n表示测试码位数,k表示码单元级数;
码生成模块包括k级码单元,其中,各级码单元时钟端clku,u=1,2,...,k-1,k,连接在一起,构成码生成模块时钟端clk,下标u表示第u级;各级码单元状态输出端按序构成码生成模块码输出端Q1...Qn;除最高级码单元外,其它各级码单元进位输出端co按序构成码生成模块级进位输出端co1...co(k-1);各级码单元输入端ci按序构成码生成模块输入端ci1...cik。
优选地,所述k级码单元含有作为码单元的双码单元;双码单元包括:双码单元触发器电路、双码单元状态转换控制电路以及双码单元进位输出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吕虹,未经安徽建筑大学;吕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84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替代铬钝化的铝合金表面钝化液
- 下一篇:一种无烟球化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