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让受害土壤重新恢复生命力并富营养化的全生态激活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8242.7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7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梅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安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于俊汉 |
地址: | 550014 贵州省贵阳市白***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受害 土壤 重新 恢复 生命力 富营养化 生态 激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化肥和农药破坏及污染土壤的重新被激活并富营养化,特别是一种让受害土壤重新恢复生命力并富营养化的全生态激活物。
背景技术
今日的土壤因过度的耕种、化肥及农药的毒化而疲乏、生病,甚至丧失了种植功能。一个好的、健康的身体全赖完整的食物,而完整的食物来自肥沃且富生产力的土壤。然而化肥并不能重建土壤的健康,土壤中的微生物将矿物元素转化,供给植物养分,使这些元素通过植物得以再为动物及人们所摄取,进而转化为肌肉、骨骼及血液;相反的,化肥既不能增加矿物质的成分,也无法替代,仅是破坏土壤原有的特性与生命力。当化肥被倾倒在土壤中,经过分解,会与原本土中的矿物质结合,新的结合物令植物的营养不平衡,其它未做结合的部分则留在土中,成为有毒物质 据农业部调查,我国耕作土壤受 化肥及农药损害已相当严重,全依赖化肥的结果是土壤严重退化和板结,以致无法正常耕种。山东就出现因土壤板结造成万亩大蒜烂根绝收的后果,而有毒、有害的作物,以及速生、漂亮,但无营养的蔬菜更比比皆是。
所以大量农田土壤急需重新被激活,复苏,恢复生产力,这正是本发明的宗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让受害土壤重新恢复生命力并富营养化的全生态激活物,利用该全生态激活物能让被化肥和农药破坏及污染的土壤重新被激活、复苏、恢复生产力,并富营养化。
本发明的构成:一种让受害土壤重新恢复生命力并富营养化的全生态激活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天然微孔型轻质玄武石和有益活菌的菌种,选用富含60种矿物质元素的天然微孔型轻质玄武石,将其充分粉碎至300目,然后加入每克含5亿有益活菌的菌种,如枯草杆菌加至1%,混匀,使其吸附于玄武石微孔中保存活力并继续发酵繁殖成纯天然制品,这样的纯天然制品,就是让受害土壤重新焕发活力并富营养化的全生态激活物。
天然微孔型轻质玄武石富含钾、钙、镁、磷、硫、氮、硅常量营养元素,还有铁、锌、钼、硒、稀土作物必须的微量元素。
用这样的纯天然制品以基肥或追肥方式加入土壤,一方面可以补充因过度耕种已消耗殆尽的矿物质元素,特别是稀缺的微量元素,另一方面投入的有益活菌大量繁殖,可以疏松活化土壤,并把被板结封固的大量氮素释放出来,重新利用,如此,受病害的土壤就被复苏,并恢复了生产力,还可减少,甚至不用化肥和农药。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效果既快又好,可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增加作物中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能促进瓜果早熟,能使果蔬色泽鲜艳、口感好、耐贮存、卖相好。可抑制瓜果植株的退化,促使老龄化植株重新焕发活力。可少用化肥50%以上,并可基本不用农药。本品先后在山东、河北、河南等果树基地试用,因其早熟、丰产、品质显著改善而受到普遍欢迎。在水稻、小麦、西瓜和蔬菜的试用上也取得很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让受害土壤重新恢复生命力并富营养化的全生态激活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天然微孔型轻质玄武石和有益活菌的菌种,选用富含60种矿物质元素的天然微孔型轻质玄武石,将其充分粉碎至300目,然后加入每克含5亿有益活菌的菌种,如枯草杆菌加至1%,混匀,使其吸附于玄武石微孔中保存活力并继续发酵繁殖成纯天然制品,这样的纯天然制品,就是让受害土壤重新焕发活力并富营养化的全生态激活物。天然微孔型轻质玄武石富含钾、钙、镁、磷、硫、氮、硅常量营养元素,还有铁、锌、钼、硒、稀土作物必须的微量元素。用这样的纯天然制品以基肥或追肥方式加入土壤,一方面可以补充因过度耕种已消耗殆尽的矿物质元素,特别是稀缺的微量元素,另一方面投入的有益活菌大量繁殖,可以疏松活化土壤,并把被板结封固的大量氮素释放出来,重新利用,如此,受病害的土壤就被复苏,并恢复了生产力,还可减少,甚至不用化肥和农药。
玄武石成分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安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安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82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