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高温领域的四方相钛镁酸铋-钛酸铅基压电单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88236.1 申请日: 2014-10-28
公开(公告)号: CN105624784A 公开(公告)日: 2016-06-01
发明(设计)人: 刘锦峰;许桂生;杨丹凤;陈夏夏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主分类号: C30B29/22 分类号: C30B29/22;C30B15/02;C30B15/36
代理公司: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代理人: 曹芳玲;郑优丽
地址: 20005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适用于 高温 领域 四方 相钛镁酸铋 钛酸铅基 压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压电单晶及其生长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四方相钛镁酸铋-钛酸铅基高 温压电单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压电材料可以实现机械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广泛应 用于航空、能源、汽车制造、通信、家电、探测和计算机等诸多领域,是构成滤波器、换能 器、传感器、压电变压器等电子元件的重要部件,已成为21世纪高新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之一。近十几年来,随着航天航空、石油化工、地质勘探、核能发电、汽车制造等工业的迅 速发展,电子设备需要在更高的温度下工作,同时也对压电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 求压电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而且还要求压电材料具有更高的使用温度。例如用于汽车机罩 内的振动传感器、表面控制和动态燃料注射喷嘴上的压电材料要求工作温度高达300℃,油 井下使用的声波测井换能器工作温度也达到200-300℃。因此,现在工业中的很多场合要求 压电材料必须在较高的温度下(﹥400℃)不出现结构相变以保证不发生高温退极化现象而劣 化压电器件的温度稳定性。此外,在压电性能方面,压电单晶有着比压电陶瓷优异得多的性 能,例如目前研究较多的高居里温度压电材料钪酸铋-钛酸铅体系,在准同型相界处压电陶 瓷的压电常数d33=460PC/N,机电耦合系数k33=0.56;而准同型相界处压电单晶的压电常数 d33=1150PC/N,机电耦合系数k33=0.90(R.Eitel,C.A.Randall,T.R.Shrout,andS.E.Park,Jpn. J.Appl.Phys.2002,41,2009;S.J.Zhang,C.A.Randall,andT.R.Shrout,Appl.Phys.Lett.2003, 83,3150.)。因此,要想同时满足上述行业对压电材料性能和使用温度的要求,压电单晶有着 无可比拟的优势。

虽然钪酸铋-钛酸铅体系为目前研究较多的高温高性能压电材料,但是其也存在一些 不足。首先准同相界处压电单晶虽然有着优异的压电性能,但是居里温度还是偏低,只有 402℃;此外,钪酸铋-钛酸铅的制备原材料氧化钪的价格极其昂贵,从而使得钪酸铋-钛酸 铅很难在工业上获得大规模的应用。钛镁酸铋-钛酸铅体系是目前研究较多的另外一个高温 压电体系,其原材料价格便宜,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目前对钛镁酸铋-钛酸铅体系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压电陶瓷上(C.A.Randall,R.E.Eitel,B.Jones,andT.R.Shrout,JApplPhys,2004, 95,3633;Q.Zhang,Z.Li,F.Li,Z.Xu,andX.Yao,JAmCeramSoc,2010,93,3330;CN 102336567A)。且其成分都集中在准同相界周围,即(1-x)Bi(Mg1/2Ti1/2)O3-xPbTiO3中x的值 小于0.42,其物相为三方相,未掺杂样品的居里温度在450℃以下,掺杂锰之后虽然有所提 高,但是提高的幅度不大,只有520℃左右。也很难满足很多高温领域对材料使用温度的要 求。

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钛镁酸铋-钛酸铅体系的使用温度、压电性能,是该领域人员 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进一步拓展钛镁酸铋-钛酸铅体系压电材料的类型,并提高钛镁酸铋-钛酸 铅体系压电材料的使用温度及压电性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方相钛镁酸铋-钛酸铅基高温 压电单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方相钛镁酸铋-钛酸铅基压电单晶的制备方法,所述四方相钛镁 酸铋-钛酸铅基压电单晶的组成化学式为(1-x)Bi(Mg1/2Ti1/2)O3-xPbTiO3,其中,0.50≦x≦ 0.90,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按所述四方相钛镁酸铋-钛酸铅基压电单晶的组成化学式称取MgO、TiO2、Bi2O3和铅的 氧化物作为单晶组成原料,并称取助熔剂,将单晶组成原料和助溶剂混合后得到晶体生长用 起始料,其中,助熔剂质量为总原料质量的20-8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82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