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提升的人工格栅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88090.0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0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霞;王子谦;隋峰;李海芳;罗保明;李峰;肖宇芳;李鹏飞;苏新;杨桂蓉;葛华;郭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联合环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提升 人工 格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格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集水池池底并能进行清渣和维护管理的格栅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漂浮物与悬浮物质,如纤维、碎皮、毛发、木屑、果皮、蔬菜、塑料制品等,在污水处理中,为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并使之正常运行,一般在污水渠道、集水井的进口处装有拦截污物的装置—格栅。格栅由金属栅条或筛网制成。按格栅栅条的净间隙,可分为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0-40mm),细格栅(3-10mm)3种,由于格栅是污水处理中的重要构筑物,故新设计的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粗中两道格栅或粗中细3道格栅。格栅的清污方式分为人工清渣和机械清渣。
传统格栅有机械格栅和人工格栅,在污水处理中污水管网一般较深,相应机械格栅长度会较长,格栅的安装困难,造价高,后期维修成本及维修难度均较大。而传统人工格栅的应用会造成后期运行过程中提升较难,甚至不能对格栅内的污物进行清理。在现运行的污水处理站中,大多以机械格栅为主,视工作情况,确定使用人工格栅。
现行的这两种格栅均存在不同的缺陷。机械格栅安装困难、耗能、维护维修不便。人工格栅仅限于安装在便于人工清理的地势较高处,不能安装在池底,否则无法进行清渣和维护管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能对安装在池底的人工格栅进行清查和维护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提升的人工格栅装置,通过对传统人工格栅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既具有机械格栅的便捷性,又具有人工格栅的节能性,同时能够满足设备检修方便的需求。本发明人工格栅适用于污水管网末端深度较深(>2m),水量较少(水量<300m3/d)的生活污水或生产废水处理工程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于提升的人工格栅装置,包括格栅基础、格栅,一滑轮组和设置在集水池顶部的龙门架及设置在集水池上位于进水管一侧的侧壁上的两条纵向导轨;所述格栅基础坐落在集水池的底部,所述格栅的侧壁上设有与两条纵向导轨配合的滑块,所述格栅上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吊耳;所述滑轮组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所述滑轮组包括一动滑轮、一定滑轮、缆绳A和缆绳B,所述定滑轮与龙门架固定,其中,缆绳A连接在所述动滑轮与格栅的吊耳之间,缆绳B绕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缆绳B的自由端系在龙门架上。
本发明便于提升的人工格栅装置,其中,所述格栅采用不锈钢制作,格栅的侧壁和底板上均设有直径为1cm的过水孔,过水孔的间距为2-3cm。所述格栅基础的位置与进水管的管口上下对正,所述格栅基础包括两个基础座,所述格栅支撑在两个基础座上,所述格栅为上开口式,格栅顶部的上开口与进水管的管口底部平齐,两个基础座之间为中空,以保证污水从格栅底部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格栅装置能够实现人工格栅在深集水井的安装及应用,与机械格栅相比,降低一次性投资,节约能耗,便于检修与管理,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纵向导轨和滑块配合,格栅的安装更加简便,格栅不但能固定在进水管的下方,而不受水流冲击发生偏移,同时,格栅还能够沿纵向导轨上下滑动,使提升带有污物的格栅更方便,使格栅在上升过程中不会因受力不均衡造成格栅与纵向导轨摩擦力过大而提升困难,纵向导轨设有两条,因此不会因重力造成格栅脱轨。
(2)采用龙门架和动定滑轮组的组合作为格栅的起重结构,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格栅坐落在集水池底部特有结构的两个基础座上,两个基础座中间为中空,可以保证污水过流不受影响,增加了污水的过流面积,使格栅不致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格栅装置的立面图;
图2是图1所示格栅装置的平面图;
图3是图1中所述格栅的立体图。
图中:1-进水管,2-格栅,3-吊耳,4-基础座,5-滑块,6-纵向导轨,7-龙门架,8-动定滑轮组,91-缆绳A,92-缆绳B,10-集水池,11-过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便于提升的人工格栅装置,包括格栅基础、格栅2、一滑轮组8和设置在集水池10顶部的龙门架7及设置在集水池10上位于进水管1一侧的侧壁上的两条纵向导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联合环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联合环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80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氯丁烷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叶菜类蔬菜专用生长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