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7582.8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7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沈卫东;吴宏杰;崔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地址: | 10019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计算机大都依靠冷空气给机器降温,但在数据中心里,仅仅依靠风冷已经不足以满足高热流密度服务器的散热要求。水冷或液冷有两大好处:它能把冷却剂直接导向热源,而不是像风冷那样间接制冷;和风冷相比,每单位体积所传输的热量即散热效率高达3500倍。水冷散热器在08年左右就出现在市场,惠普、IBM等服务器巨头和其他一些专注数据中心技术的公司都先后推出过水冷散热产品。
蒸发冷却从热学原理上,是利用制冷剂沸腾时的汽化潜热带走热量。由于液体的汽化潜热要比它的比热要大很多,因此蒸发冷却的冷却效果更为显著。
目前,市面上现有CPU外罩的材质是铜,表面镀有一层镍。在直接式液冷系统,即使用制冷剂进行浸泡式冷却时,取消了翅片和风扇,只用制冷剂的相变进行换热来冷却CPU。由于上述CPU罩的材料表面不易产生气泡,沸腾换热性能不够好,因此在开机后CPU的温度上升很快,很容易达到CPU的极限温度,使得大多数服务器厂家对于液冷技术望而却步。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散热装置,可以大大提高换热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
该散热装置包括:
发热器件及包裹于所述发热器件的外罩;
所述外罩表面具有用于沸腾换热的泡沫铜;
包裹住所述发热器件的外罩件浸泡于用于吸收所述发热器件产生热能的氟化物制冷液中。
其中,泡沫铜通过低温液体焊接法焊接在外罩的表面。
其中,泡沫铜的材质可以为紫铜。
其中,为了提高产生气泡的效果,优选的泡沫铜的孔隙率为90%。
其中,泡沫铜的厚度为1.5mm。
此外,氟化物制冷液的沸点为30至60摄氏度,无毒、无污染、无金属腐蚀性、具有绝缘性。
上述装置可以应用于全浸泡式的液冷散热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方法应用于全浸泡式的液冷散热系统,该方法包括:
氟化物制冷液通过表面具有泡沫铜的发热器件的外罩进行换热。
优选的,泡沫铜的材质为以下至少之一:
材料为紫铜、孔隙率为90%、厚度为1.5mm。
此外,氟化物制冷液的沸点为30至60摄氏度,无毒、无污染、无金属腐蚀性、具有绝缘性。
本发明使制冷液通过表面具有泡沫铜的外罩进行换热,由于泡沫铜的特殊组织结构可以大大提高制冷液沸腾形成气泡的数量,从而提高沸腾换热性能,进而提高了散热装置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泡沫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示意图,可以大大的提高换热效果。
该散热装置包括:
发热器件及包裹于所述发热器件的外罩;
所述外罩表面具有用于沸腾换热的泡沫铜;
包裹住所述发热器件的外罩件浸泡于用于吸收所述发热器件产生热能的氟化物制冷液中。
其中,泡沫铜通过低温液体焊接法焊接在外罩的表面。
优选的,泡沫铜的材质可以为紫铜。
其中,为了提高制冷液产生气泡的效果,优选的泡沫铜的孔隙率为90%。
优选的,泡沫铜的厚度为1.5mm。
此外,氟化物制冷液的沸点为30至60摄氏度,无毒、无污染、无金属腐蚀性、具有绝缘性。
上述装置应用于全浸泡式的液冷散热系统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散热方法,应用于全浸泡式的液冷散热系统,该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75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积放式滚筒线
- 下一篇:一种调节治具和显示基板传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