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面的软硬包效率化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6077.1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4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金晓钧;徐伟;杨志;葛峰;朱鑫骐;张俊杰;夏明泉;陈立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26 | 分类号: | E04F13/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许鸣石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硬 效率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面的软硬包效率化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安装施工领域,对软硬包的安装还是沿用一套老式的制作方法:基层现场制作,将皮革或人造革与密度板按设计要求的分格,划块进行预裁,用海绵填充,将软包铺满密度板反扣压边20~30mm,用枪钉钉于密度板上,在将包好软包用枪钉固定与基层上照此类推完成整个软包面。此技术方案将造成软包不可拆洗、软包角对不齐、钉眼、不可换面、制作困难、成本高、不美观等一系列的难题,都是施工人员靠经验施工。技术简陋,工艺粗糙,还有传统的枪钉固定,胶装等,导致软包表面有钉眼,无法修补,胶痕迹无法处理等问题,已远远满足不了现在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面的软硬包效率化安装结构,可提高现场施工效率,方便软包的更换、拆卸,解决面层出现钉眼及胶迹无法清理等问题,缩短施工周期,同时又节约用材、降低人工损耗;并且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大众化施工,利于标准化作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面的软硬包效率化安装结构,它包括压条、压条底板,所述压条的截面呈倒几字形,其侧壁为内凹结构,压条底部间隔的设置有圆柱体,圆柱体顶端设置有圆球;所述压条底板上设置有十字形孔槽位,十字形孔槽位的位置与压条底部的圆柱体对应配合,压条底部的圆柱体及圆球插入压条底板的十字形孔槽位连接成一体;十字形孔槽位的截面呈8字形,8字形的上部空腔的截面较圆球的截面略大,8字形的下部空腔与圆球紧密接触固定。
所述压条为铝合金压条。
所述圆球为橡胶圆球。
所述压条底板为塑料压条底板。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立面的软硬包效率化安装结构,它施工简单易行,可提高现场施工效率,方便软包的更换、拆卸,解决面层出现钉眼及胶迹无法清理等问题,缩短施工周期,同时又节约用材、降低人工损耗,推动行业的发展。并且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大众化施工,利于标准化作业;且可轻微调节软包横纵向,解决对花、对缝等问题,观感美观,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 压条;2 圆球;3 压条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立面的软硬包效率化安装结构,它包括压条1、压条底板3。
压条1为铝合金压条。压条1的截面呈倒几字形,其侧壁为内凹结构,压条1底部间隔的设置有圆柱体,圆柱体顶端设置有圆球2。圆球2为橡胶圆球。
压条底板3为塑料压条底板。压条底板3上设置有十字形孔槽位,十字形孔槽位的位置与压条1底部的圆柱体对应配合,压条1底部的圆柱体及圆球2插入压条底板3的十字形孔槽位连接成一体;十字形孔槽位的截面呈8字形(倒置的双层葫芦形),8字形的上部空腔的截面较圆球2的截面略大,当圆球2位于上部空腔时可沿上部空腔移动调整。当圆球2插入8字形的下部空腔时,8字形的下部空腔与圆球2紧密接触固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圆球在8字形上部滑动轻微调节软包横纵向,最后用力压入8字形底部进行固定。一是新型的铝合金内凹型压条1构件,将软包围边楔入压条1内,来实现无钉固定、达到表面绷紧密实,整体效果美观效果,也能控制软包的边角的垂直度和水平度,二是因软包安装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拼花、十字缝未对齐,有轻微错位问题,通过圆球2滑动轻微调节软包横纵向,解决对花、对缝等问题,保证了安装精准度。
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发明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发明的说明,而不是限制。总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60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创新实验课桌
- 下一篇:浆锚式钢筋连接套筒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