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滤池气水分配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85420.0 | 申请日: | 2014-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9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包晨雷;李钟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4/00 | 分类号: | B01D24/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陈颖洁 |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池 水分 配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池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设置于滤池池体和管廊之间,贴合于滤池中央集水槽外侧的气水分配装置,通过这个气水分配装置可以改变调整滤池气冲及水冲(兼出水管)的设置位置及标高,有效解决由于滤池管廊部分底部低于滤池池体部分底板而造成施工难度增加,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土建费用增加,滤池下部叠合清水池有效体积减少的问题。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自来水厂常规处理及深度处理的净水系统中,砂滤池及活性炭滤池运行成熟和广泛采用的池型,前者为气水反冲均质滤料滤池,后者为气水反冲普通快滤池。而滤池由进水渠、排水渠、滤池池体、中央集水渠及管廊部分集合而成,管廊内设有滤后水出水井、中央清水渠及气冲管、水冲管、清水管等,其中对应每格滤池的中央集水渠的有气冲管及清水管,清水管在滤池反冲洗时通过阀门切换兼作为冲洗水管使用。为了满足滤池的冲洗要求,反冲洗气管由中央集水渠侧壁上部接入,管顶与渠顶齐平,反冲洗水管则由中央集水渠侧壁下部接入,管底与渠底齐平。但由于反冲水管接入管廊清水渠之间的管段上需设置有冲洗及清水的切换管道及阀门,为保证足够的阀门安装维修空间,因此管廊底板一般比滤池池体部分底板需落低70~100cm,才能实现管廊清水渠与滤池中央集水渠之间反冲水管兼清水管连接管的设置,而滤池池体底板和滤池管廊底板错位不仅增加了土建施工的难度,而且实际实施过程中施工质量较难保证,而且使滤池下部设置叠合清水池的空间及体积受到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给水与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中对于净水厂建设用地指标按规范和功能作了相应的用地指标规定,为满足规定,在水厂设计中均通过生产构筑物叠合设计等方式节约土地资源, 一般滤池下需考虑叠合设置清水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池气水分配装置,在滤池的设计中设置了这项气水分配装置,可以解决滤池管廊下部凸出造成下叠清水池有效体积减少以及一并解决滤池管廊底部与滤池底板错层带来施工难度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土建费用增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滤池气水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分配装置包括一不锈钢箱体,所述不锈钢箱体贴合与滤池中央集水渠外侧设置,所述不锈钢箱体内设置有不锈钢隔板,将不锈钢箱体分成上部气舱和下部水舱两部分,上部气舱紧贴滤池中央集水渠一侧设置有进气孔,下部水舱紧贴滤池中央集水渠一侧设置有进水孔,进气孔紧贴中央集水渠顶,进水孔紧贴中央集水渠底。上部气舱顶部连接滤池反冲气管,下部水舱侧面连接滤池反冲水管。不锈钢底板用膨胀螺栓固定于池底板上,所述不锈钢箱体焊接在池底板上。不锈钢箱体两侧沿纵向设置固定角钢,固定角钢一端焊接于不锈钢箱体外侧,另一端用膨胀螺栓固定于滤池侧壁。
滤池反冲洗管道进口下缘需紧贴滤池中央集水渠底设置,为了满足此滤后清水管兼反冲水管段及其阀门在管廊内的维修安装间距要求,滤池管廊底板须比滤池池体底板低70~100cm。通过加装气水分配装置,只要在该装置贴近滤池中央集水渠一侧设置进水孔,使孔底与集水渠底齐平,而该装置另一侧设置清水管高度就可以抬高至少100cm。滤池管廊内的清水管标高抬高后,在满足管廊内清水管(兼反冲水管)下部维护空间要求的同时可以确保滤池管廊底板与滤池池体底板持同一标高,有效解决原管廊下部下凸,与池体错层造成施工难度增大、施工质量较难保证,土建费用增加以及滤池下部叠池有效体积减小的问题。通过这个气水分配装置可以改变调整滤池气冲及水冲(兼出水管)的设置位置及标高,有效解决由于滤池管廊部分底部低于滤池池体部分底板而造成施工难度增加,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土建费用增加,滤池下部叠合清水池有效体积减少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气水分配装置上层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气水分配装置下层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布置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为一种滤池气水分配装置。主要包括不锈钢箱体1、不锈钢底板2、不锈钢隔板3、固定角钢4、支撑角钢5、反冲气管6、反冲水管7、进气孔8、出水孔9、橡胶止水带10。
其特征在于:不锈钢箱体1贴合于滤池中央集水渠11外侧,箱体两侧沿纵向每隔0.4~0.6m设置1处固定角钢4,角钢一端焊接于不锈钢箱体外侧,另一端用膨胀螺栓13固定于滤池侧壁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5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