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具有公共阳极的AMOLED像素单元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5371.0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2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淼;张白雪;任健雄;曹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H01L27/3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瞿网兰 |
地址: | 2100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具有 公共 阳极 amoled 像素 单元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AMOLED驱动芯片的像素电路。
背景技术
有源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具有主动发光、视角宽、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响应速度快、功耗低、工作温度适应范围广、体积轻薄并且能够实现柔性显示等特点,具有很广阔的前景。可用在移动终端显示器,涉及科研、娱乐、通信、军事、医疗等各个行业和领域,其潜力非常巨大。除了研究高稳定性能的OLED器件,研究其驱动技术也很重要。
按照其驱动方式不同,OLED可分为无源驱动(PMOLED)和有源驱动(AMOLED)两种方式,其中无源驱动(PMOLED)虽成本低、工艺简单,但是存在交叉串扰、不适合高分辨率等问题。有源驱动(AMOLED)方式能够发光是通过像素电路中的驱动管产生驱动电流,驱动电流来驱动OLED发光,所需的驱动电流较小,功耗更低,寿命更长。随着产业化进程加快,像素电路的具体结构影响着显示的质量,所以对像素电路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像素单元电路在对AMOLED发光的对比度调节上仍有不足,较难实现高对比度的调节,而且在获得高亮度的同时,难以同时兼顾高对比度的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AMOLED驱动电路提供一种新型像素电路结构,其能够改善采用公共阳极制作的AMOLED发光的对比度,以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具有公共阳极的AMOLED像素单元电路,它包括调整管MN1、开关管MN2、驱动管MP1和存储电容C1,所述调整管MN1、开关管MN2为N型MOS管,所述驱动管MP1为P型MOS管;开关管MN2的漏极与输入电压源Vdata正向端相连,开关管MN2的源极与所述存储电容C1的一端、驱动管MP1的栅极相连,开关管MN2的栅极与行选控制信号SEL相连;所述驱动管MP1的漏极、输入电压源Vdata负向端与地GND相连,驱动管MP1的源极与所述调整管MN1的源极相连,调整管MN1的栅极、存储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源VDD相连,调整管MN1的漏极连接OLED的阴极。
随着输入电压源Vdata的电压信号增大时,调整管MN1工作区域将会从线性区进入到亚阈值区域,其导通电阻逐渐增加,使OLED阴极电压也逐渐增加,最小亮度变小;随着输入电压源Vdata的电压信号减小,调整管MN1导通电阻变小到可以忽略,输入电压源Vdata的电压信号最小时,使OLED阴极电压减小,最大亮度不变,增加了OLED发光的对比度。
本发明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调整管根据输入数据来控制OLED的阴极电压,从而实现了高对比度调节。
(2)本发明在采取调节AMOLED公共阳极Vcom的电压获得高亮度的同时,也会获得高的对比度,可以同时兼顾高对比度和高亮度的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像素电路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像素电路图,由虚线框2内的具体像素电路、外接输入电压源Vdata(像素输入数据电压)、外接OLED构成。N型MOS管MN2的漏极与输入电压源Vdata正向端相连,N型MOS管MN2的源极与电容C1的一端、P型MOS管MP1的栅极相连。N型MOS管MN2的栅极与行选控制信号SEL相连。P型MOS管MP1的漏极、电压源Vdata负向端与地GND相连。P型MOS管MP1的源极与N型MOS管MN1的源极相连。N型MOS管MN1的栅极、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源VDD相连, N型MOS管MN1的漏极与OLED阴极相连,OLED阳极与公共阳极Vcom相连。
下面结合图2,对图1所示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53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小提琴
- 下一篇: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极性反转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