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蒸馏脱水器及原油连续蒸馏脱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84885.4 | 申请日: | 2014-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3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 发明(设计)人: | 范登利;王京;李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0G7/04 | 分类号: | C10G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蒸馏 脱水器 原油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品脱水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连续蒸馏脱水器及原油连续蒸馏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原油评价和油品分析来说,样品中水的存在会对样品的分析检测项目有直接影响,例如密度、闪点、馏程、粘度、灰分、残炭、凝点、金属等,因此含水的原油和油品在进行评价、分析检测前必须进行脱水。
目前,在实验室用于原油脱水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沉降脱水法、高压釜脱水法、电脱水法、微波脱水法和蒸馏脱水法等。其中蒸馏脱水法是通过把油品加热使水汽化蒸出,达到油品脱水的目的。该方法几乎可以将油品中的水全部脱掉,而且不需加入破乳剂等外来试剂,和别的脱水方法相比,具有脱水更加完全、简便易行、不影响油品组分等特点,所以非常适合在原油评价、油品分析实验室中应用。
目前适用于蒸馏脱水法的装置较多,例如在中国专利CN 202606174U中给出了一种原油脱水仪,在中国专利CN 202912907U中给出了一种蒸馏法油品脱水装置等。
现有的这些原油脱水仪,通常是在一个固定的蒸馏釜中对原料进行蒸馏,进而使得原油中的水分挥发,以实现原油脱水的目的。这种原油脱水仪虽然能够实现原油脱水的目的,但是由于受到装置体积的局限,每次得到的脱水原油的量有限,如果需要获得较大量的脱水原油,则需要重复操作多次,不但耗能而且耗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蒸馏脱水器以及原油连续蒸馏脱水装置,该装置能够对原油进行连续快速脱水,原油处理量大,脱水温度低,并可控制连续进料流速。
本发明提供的连续蒸馏脱水器包括壳体组件,用于调整所述壳体组件内部的温度的第一加热器,以及与壳体组件入口端相连的至少一组预加热组件,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其中部设有入口端,上设气相出口,下部分设液相出口;上封头,与壳体的顶部开口密封连接;下封头,与壳体的底部开口密封连接;预加热组件包括:预加热管线,与壳体位于中部的入口端相连,第二加热器,用于调整预加热管线内部的温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原油连续蒸馏脱水装置,包括:上述的连续蒸馏脱水器;重油回收组件,重油回收组件与连续蒸馏脱水器中壳体组件的液相出口相连;以及蒸馏气回收组件,蒸馏气回收组件与壳体组件的气相出口相连。
上述的连续蒸馏脱水器,通过在与壳体组件入口端相连的预加热管线上设置第二加热器,以在预加热管线上对待脱水物料(例如原油)进行预加热处理,然后将经过加热处理的待脱水物料在壳体组件中进行汽液分离以实现脱水。这种装置结构简单,并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能够根据需要调整进料量,连续进料以获取脱水原油,连续进料和出料有利于缩短物料在蒸馏脱器中的停留时间,避免原油在脱水过程中受热分解,使脱水后原油尽量保持原有性质不变。
本发明由于在预加热管线中将物料进行预加热,预加热过程使物料中的轻组分和水气化,以便于物料进入壳体组件中在空间变大的情况下迅速蒸馏进行气液分离,有利于降低蒸馏温度、能耗,并更快地脱出原油中的水分。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连续蒸馏脱水器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本发明原油连续蒸馏脱水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壳体组件 111 壳体上部
112 壳体下部 113 上封头
114 下封头
12第一加热器 121 上加热器
122 下加热器
20预加热组件 21预加热管线
22第二加热器 23端部封堵头
30进料输送组件 31进料输送管线
311 进料管线 312 输送管线
313 排液阀 314 排液口
32第三加热器 33可控温进料泵
40重油回收组件 41第一降温组件
411 内管 412 外管
413 降温介质流通腔 42重油回收罐
421 排油阀 422 排油口
50蒸馏气回收组件 51第二降温组件
52轻油和水储罐 521 排水阀
522 排水口 53气体烃回收罐
531 进气阀 532 排气阀
533 排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48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井酸化采出液脱水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油浆调和沥青抗老化性能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