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锥形开缝降落伞及其结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4802.1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6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梁艳;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17/02 | 分类号: | B64D17/02;B64D17/2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庄恒玲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锥形 降落伞 及其 结构设计 方法 | ||
1.一种复合式锥形开缝降落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伞衣(1)和伞绳(2),其中,
伞衣(1)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盘(11),盘(11)的顶部具有顶孔,盘(11)为复合式锥形结构,包括顶锥、中锥和底锥,顶锥、中锥和底锥依次首尾拼接;下部为带(13),带(13)在平面展开状态下为矩形结构;中间部分为宽缝(12),其将盘(11)和带(13)垂直隔开;
盘(11)顶部的顶孔沿其周向边缘设置有顶孔加强带(14);盘(11)的下边缘和带(13)的上边缘分别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纬向带(15,15);带(13)的下边缘具有底边加强带(16);伞衣上具有呈辐射状从顶孔沿盘和带延伸至带底部的多个径向带(17);
伞绳(2)的数量与伞衣(1)上的径向带(17)的数量相同,并且,每根伞绳的一端连接至径向带(17),多根伞绳的另一端汇交于一点,连接至待吊物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锥形开缝降落伞,其特征在于,伞衣由多个伞衣幅(18)拼缝而成,伞衣上的径向带设置在相邻两个伞衣幅(1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锥形开缝降落伞,其特征在于,
顶孔中设置有沿其径向布置的顶孔绳;并且
每根伞绳的一端连接至相应的径向带(17)的底端,或者沿着相应的径向带(17)延伸至顶孔加强带(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锥形开缝降落伞,其特征在于,每两根关于顶孔中心对称的伞绳(2,2)沿着相应的径向带(17)连续跨顶孔一体化连接。
5.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锥形开缝降落伞的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1)伞衣的名义面积A0根据下面的公式确定:
上式中,CA为阻力面积,其中,mg为待吊物体的重量,υ为待吊物体的着陆速度,ρ为大气密度;Cd为阻力系数,参照具有相同的盘带面积比的盘缝带伞的阻力系数;
(2)伞衣的名义直径D0根据下面的公式确定:
(3)伞衣幅数N根据下面的公式确定:N=4D0+(7~8),其中,N取大于5的偶数;
(4)伞绳数量与伞衣幅数相等,伞绳的长度Ll根据下面的公式确定:Ll=1.7D0;
(5)顶孔直径根据下面的公式确定:
Dv=(0.005~0.01)D0;
(6)锥角的确定
设定伞衣上部的顶锥角μ1、中锥角μ2、底锥角μ3;
(7)锥面比
设定伞衣的顶锥、中锥、底锥的锥面比为S1:S2:S3;
(8)面积比
设定伞衣的盘、缝、带的面积比为ST:SG:SB;
(9)伞衣幅基本结构尺寸
伞衣幅面积S0为:
其中,N为伞衣幅数;
伞衣幅中盘的面积为:
ST0=ST%×S0;
伞衣幅中缝的面积为:
SG0=SG%×S0;
伞衣幅中带的面积为:
SB0=SB%×S0;
伞衣幅的顶锥面积为:
S1=S1%×ST0;
伞衣幅的中锥面积为:
S2=S2%×ST0;
伞衣幅的底锥面积为:
S3=S3%×ST0;
顶锥的顶角:
其中,N为伞衣幅数;
顶锥的高度:
顶锥的底边宽度:
中锥的顶角:
其中,N为伞衣幅数;
中锥的高度h2根据以下公式确定:
中锥的底边宽度:
底锥的顶角:
其中,N为伞衣幅数;
底锥的高度h3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
底锥的底边宽度:
顶孔的高度:
顶孔的边长:
其中,N为伞衣幅数;
缝宽:
带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式锥形开缝降落伞的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顶孔中具有顶孔绳的情况下,顶孔绳的长度根据以下公式确定:Lv=(1-ΔLv)DV,其中,ΔLv≤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未经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48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的往复采气装置
- 下一篇:动力冲浪板发动机用膜片泵供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