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倒角加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84655.8 | 申请日: | 2014-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9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达特种轴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孙民兴 | 
| 地址: | 2265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角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倒角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倒角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部分产品客户要求产品需亮角或磷化,如丰田、TCM 等产品。此类产品大R角要求较高,故工艺只需要采用二次硬车的方法达到客户的需求。但是原车加工工艺直接采用R几坐标几,若加大R角或坐标则硬车时没有余量,若直接做R几坐标几,则硬车时余量太大。往往费时费力影响交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倒角加工工艺,工艺合理构思巧妙,使硬车时一次性加工完毕,减小了余量,节约了劳动力,减小了刀具的磨损,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倒角加工工艺,具体在于以下步骤:
1)按照要求粗加工工件表面及锐角倒钝;
2)对工件进行热处理,在恒温箱内加热进行尺寸稳定处理;
3)根据工件要求设计确定倒角R尺寸,在使用数控车床进行车削加工前,在成品R坐标的基础上平面外圆单边各加0.1mm,R数值不变,采用15度过渡的方法限定硬车的余量,这样对工件倒角初步加工;
4)把工件进行再次热处理,对其进行淬火,再对倒角平面外圆打磨车削。
如图4,所述的第3)步采用15度过渡车削加工具体是车刀根据车削设计从倒角一侧单边开始由下向上车削,单边尺寸设计比成品尺寸大0.1mm,当车刀走到a点时,开始由垂直方向向外圆方向过渡,车刀开始向斜上方车削加工即车刀走的方向与垂直方向呈15度角,车刀走到b点时,再次改变运行曲线,车刀开始走外圆,外圆厚度也增加0.1mm,车刀走完外圆到达c点,再次由外圆向水平方向过渡,车刀走的方向与水平方向呈15度角,车刀到达d点过渡结束,车刀开始走水平方向。
本发明的优点是工艺合理构思巧妙,在成品R坐标的基础上平面外圆单边各加0.1mm,R数值不变,采用15度过渡的方法限定硬车的余量,此种方法彻底杜绝了软车时随意加大或缩小坐标的现象,使硬车时一次性加工完毕,减小了余量,节约了劳动力,减小了刀具的磨损,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一种倒角加工方法示意图。
图2是以往另一种倒角加工方法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15度过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例如:一型号成品角为R8坐标8 硬倒角为成型刀一次车削,机床型号:C6136A 。淬火前车削机床型号为数控机床CK7820PA;
图1 车加工外圆车削到成品余量为单面0.20mm,高度0.19mm,数控车削倒角R8坐标8,平面外圆磨削后坐标为6,硬车余量大,容易损毁刀具。
图2 每只套圈的各个尺寸都有尺寸公差与行位公差,正常车加工外圆与高度都为正公差,故实际每只套圈外圆高度尺寸都大于基本尺寸,如果外圆单面正0.1mm,高度正0.05mm,则淬火磨削后外圆坐标为5.6,平面坐标为5.7,硬车余量更大。
为了解决硬车余量大所面临的难题,图3-4为工艺改进后的方案。如图3-4平面外圆在成品基本尺寸上单面各加0.1mm,R8坐标8不变,采取15度过渡的方法,则淬火平面外圆磨削后,平面外圆坐标为6.7,缩小了硬车余量。此方法无论平面外圆车加工尺寸多大,都不影响过渡前坐标,经过多次使用该方法,已彻底解决了硬车时余量大所带来的困扰、损失。大大节约了劳动力,节约了生产成本,不会影响交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达特种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达特种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46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罐式集装箱
- 下一篇:高分辨率手动变焦摄像镜头及其控制方法





